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2/3)

材,维也纳政府的官僚或许没有那么大胆,可是趁机搞一个下马威还是很有可能的。

要是新君继位,第一件大事就搞砸了,往后就甭指望在大臣们面前拥有多高的威望了。

从这方面来看,古人说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还是很有道理的。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有了三年的缓冲期,政治局势稳定了,君主威望上来了,再想要做事就要容易得多。

将日常政务扔给了腓特烈,弗朗茨就拿着神罗地图画起了圈圈。分封从来都不是轻松事,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千头万绪。

不光要考虑政治、经济、战略,还要考虑当地的人文、社会背景,以及受封者的个人能力、意愿。

都是自家人,弗朗茨也不想因为这个问题闹得不愉快。一碗水端平是不可能的,封国注定有肥瘦之分。

……

伴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里斯本再次恢复了往日里的繁荣,只有遗留下来的破损建筑物,告诉世人这里刚刚经历过一次内战。

毫无疑问,葡萄牙共和派是被革命党坑惨了。因为“被造反”的缘故,直接被平叛的盟军给一并收拾了。

现实就是这么喜剧,长期以来卡洛斯一世都受制于国内的利益集团,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掌控国家权力。

没有想到,经历一波流亡、复辟之后,利益集团遭受重创,卡洛斯一世反倒是真正掌握了国家权力。

“改革”,再次摆上了日程。只不过这次效仿的对象,不再是英法,而是再次登顶的神圣罗马帝国。

在正式改革之前,葡萄牙政府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解决。

伴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非洲已经完全变成了神罗的非洲。葡属非洲殖民地,一下子变得尴尬了起来。

和霸主做邻居,绝对不是什么轻松事。整个非洲大陆都被神罗占据了,谁敢保证维也纳政府对葡属非洲没有想法?

就算是现在没有想法,也不等于未来没有想法。一旦维也纳政府对葡属非洲产生兴趣,对葡萄牙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作为一个小国,能够在欧洲世界立足,葡萄牙靠得就是识时务。

与其等到后面被抢,还不如主动拿出来换好处。反正葡属非洲也不是什么好地,年年都在亏损。

卡洛斯一世问道:“谈得怎么样,奥地利人愿意出什么价?”

改革是需要钱的,葡萄牙虽然是老牌殖民帝国,但是长期已经殖民地都在利益集团手中,政府不仅没能从中赚到钱,反而年年都要往里面贴钱。

如果是之前,卡洛斯还会担心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现在不需要愁了,那帮人已经在之前的复辟战争中见了上帝。

盟军做得那么干脆,自然也少不了利益交换。听听革命党的宣传就知道了:暴君卡洛斯出卖国家利益,勾结外国势力镇压共和政府……

“暴君”,实在是冤枉人了。就卡洛斯一世的表现,完全和“残暴”沾不上关系,无非是自身能力不济。

出卖国家利益更是扯淡,哪有国王想卖国的,还不是因为实力不济,不得不对外妥协。

就比如说现在,卡洛斯一世的积极表现,很难不让人怀疑他同维也纳政府在暗地里做了交易。

不过大家都是聪明人,除了漏网的革命党、共和派,其他人都选择了看破不说破。

这是小国的无奈,面对世界霸主葡萄牙实在是太弱小了。甭管存在什么交易,只要达成了协议,就必须要履行。

“维也纳政府给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他们一次性出资5000万神盾,买断我们在非洲的殖民地;另一种是进行殖民地置换。

在这个问题上,维也纳政府还是很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