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易千里,江南短长亭 第311章 名册(2/3)
这是为何?”
宿蒲颔首道:“王家乃是清流一派,于朝中高低多有族人为官,以文举进士,颇得天下文人推重,与文人之间地位甚高,基础牢固。且于朝中也盘踞要职。文人虽不能打仗,但一支笔就能成为他们最打的利器,一支笔就能掀动人心,不可小觑。上官家是世家大族,其财力雄厚,特别是近些年来,不断开展出海通番事宜,其财力更大大加强。一是人心,一是财力,都是国家牢固之重要保证。太子妃之位可先考虑王家,良娣之位,若上官家及武将之家,有合宜之人,最好。”
太子垂眸沉默了片刻,忽而抬头道:“太傅,为何要借助外戚之力,既然要防患外戚霸权,又为何要让他们接近权利?”
宿蒲道:“君主与世家大族本就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李桢自然不会不明确这些,他点了点头道:“可是为什么阿耶只娶了阿娘一人,且为了阿娘,让全部后宫都空置了这么多年?阿耶的皇位不是依然牢固么?且百姓和大臣们皆赞阿耶是明君?说阿耶定会千古流芳?”
宿蒲这次并没有很快答复,而是沉默了好一阵子。
“皇后娘娘首先是林院士的外孙女,林院士学识广博,为人谦恭,桃李遍天下!当年林院士遭连累及贬谪之时,天下文人无不为其扼腕、求情……其二,皇后娘娘与江东之事上,救助江东百姓,把持瘟疫,在江东乃至全部大周,盛名远播,据臣听闻,江东所建以皇后娘娘塑像为庙的娘娘庙都有百余座之多。其三,娘娘和圣上于抵抗吐蕃回纥进犯之兵,娘娘在军中救逝世扶伤,口碑很高。圣上也在那个时候,获得众将士认可佩服。其四,娘娘是上官家的义女,与上官家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称女儒商的上官夕,更与娘娘姐妹相当。其五,仁济堂遍布大周各地,秉承救逝世扶伤的理念,博得百姓尽佳的口碑,彰显皇后娘娘的仁义。财力,民心,军中支撑,娘娘还缺什么?”宿蒲说到这儿,长叹一声,“圣上更是与娘娘一同共患难,历生逝世而来的情绪。这世上,还能有谁,能像娘娘这般么?娘娘乃是大周一代奇女子啊……”
太子闻言不禁有些爱慕自己的阿耶和阿娘,可以有这般非凡的经历,可以一路携手走过这么多坎坷磨难。
相比较来言,他的人生委实太平庸无奇了点。
宿蒲垂眸,像是想着什么,一直没有说话。
直到听闻太子一声叹息,他才猛然抬头道:“正是由于如此,当年圣上一直不肯充盈后宫,独宠娘娘一人,大臣们甚至想尽措施逼迫圣上,最后却仍然是百官让步。那便是由于,娘娘自己与天下之中,其地位牢固,不可撼动。可娘娘却有一颗为她赢来这一切的医者仁心,并未有争权夺利之意,这才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他也是到后来,重复观星象,重复推演为何天枢星光芒隐约胜过紫微星,却能国泰民安,才渐渐悟出的道理。
说话间,太子东宫的内给事抬上来一个大开本的花名册。
名册厚重,且开面很大,两个宫人奉着才干抬稳。
太子见状,微微一愣。不由问道:“这是?”
“回太子殿下的话,这是各级官员大臣的子女,姐妹,侄女孙女等适龄未嫁,未定下亲事的女眷名册。”那内给事笑了笑,眼神暧昧道,“乃是圣上让抬过来给殿下瞧瞧,太子翻翻看看,若是有合心意的,也好通知那家人,免得再给定下亲事往。”
太子面上有些错愕和愣怔,阿耶这是……等不及了么?
宿蒲闻言,也摸着下巴上的青髯而笑。
太子微微蹙眉。
内给事上前道:“圣上也没说必定要殿下现在就将人定下来,只是先让殿下瞧一瞧,免得有合宜的,给错过了,若是没有,自然也无妨。”
听了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