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决战拍卖会(2/4)

师的真迹“志在必得”的买家出现了。有他参与竞价,历史以125万购得真迹的家伙,不知道会不会跟自己“纠缠”多轮?竞购到底?

梁腾现在唯一担忧这事儿。

如果对方对《巴人挑水图》是由衷的喜爱,一直跟他“缠斗不休”,虽然只有一个竞价对手,也可能最终把成交价拉抬到一个极高的数字。

这当然是拍卖主办方喜闻乐见的。但梁腾就不爽了。

明明知道历史的悲鸿大师的真迹的第一次拍卖成交价,只有125万。自己却得用数倍乃至十余倍的价格,才拿到手。这事儿摊在谁身会觉得舒服?

但梁腾也是个懂得自我排解之人。

他很快就自己找到一个明确的立场:哪怕竞拍《巴人挑水图》最后出现了他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成交价最终达到了历史成交价的十倍以,他仍然要把悲鸿大师的真迹拿到手。

哪怕是十倍于历史的成交价,那也无非就是一千多万吧。这样一个数字,说句真话,仍然在梁腾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

要知道,短短数年之后,第三次《巴人挑水图》的拍卖成交价,就达到了惊人的17亿。就算梁腾真的被迫以一千多万去购买下这幅真迹,事实仍然是笔大赚特赚的交易。

现在出现了变数,购买价涨了十倍以,说不定第三次拍卖会的成交价,同样出现变数,远不止17亿成交呢?

凡事都要想得乐观一些嘛。

但,会不会这一次由于他梁腾现身参与了竞拍,就直接导致成交价,比历史涨了不止十倍?

如果直接给他涨20倍的价格,咋办?

梁腾觉得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要知道,历史《巴人挑水图》可是送进“拍卖场”三次的啊。第二次的拍卖成交价才1千7百多万。

如果现在第一次拍卖价,就突破了历史的第二次的拍卖价格,还比第二次的价格翻倍,那第二次的《巴人挑水图》拍卖,还会不会出现呢?

按照梁腾的经验,在这个平行世界中,历史事件有可能出现局部的,微小的变化。但不可能出现述的这种巨大变化。

尤其是直接导致第二次拍卖会“退出历史舞台”的重大变化,梁腾有高达九成的信心,不会出现的。

梁腾认为这第一次的拍卖成交价,无论如何变化,都会限制在一千万的价格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内。

梁腾算是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吴瑕却没有他那样的忐忑心理。

她是不知道历史《巴人挑水图》的历史成交价格,但她有自己的判断眼光。

第一,她的眼光比梁腾专业多了。尤其是看一个人有钱没钱。现场除了他们这一组“竞拍者”,剩余几位有意竞拍人士,三男三女,从衣着,从言谈举止,吴瑕很轻易就看出,里面没有千万以身家的收藏家在。

当然,吴瑕能够如此肯定这一点,除了表面的观察力之外,还有她长期身处商业环境之中,商界中小有身家的人士(这是她的标准,身价几千万以,才能称之为“小有身家”),她大概都能说出名字。甚至对那些人的容貌特征,都有所了解。

眼前这六个“竞拍者”,显然没有那些“小有身家”人士的气质。

另外,吴瑕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判断,或者也可以说是“经验”吧。历史,遍观在“帝都”举办拍卖会,“拍品”的最终成交价,就没有过比“起拍价”溢价20倍以的。

“拍卖场”综合各专家的意见,以及基于过往经验的考量,拟定的“起拍价”,可不是随便闹着玩的。

“起拍价”,从理论来说,就存在可能在无人竞价的情况下,成为最终“成交价”的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