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大导演的自我拯救(2/6)
短视频。
更令人丧气的,是那些短视频,也是花依珊自掏腰包去投资,才获得了出任“导演”的机会。
像花依珊这种出身大富大贵家庭,不愁钱却凭爱好及努力,考上电影学院,足见她对这一行下了很大苦功。
一开始,她也想凭自己的努力赢得导演大片的资格。
可惜碰壁无数次之后,终于觉悟“影视圈”这池水太浊太深,想要争到机会,不牺牲色.相万万不能,就算牺牲了也未必可以争到。
有时候,你期待的是金熊奖,得到的或许只是个“安慰奖”。
花依珊背景深厚,觉悟之后,不再妄想单靠自己的实力打出一片天。
如此一来,事情就简单了。
家里有地位的大靠山亲自出面,动用各种人脉,替花依珊寻找她中意的剧本。
花依珊挑好剧本之后,自然又有人替她物色顶级的影视制作公司来投资。结果吴瑕曾经的“老东家”因是业内标杆公司,被列为最佳的投资公司。
“老东家”的掌舵者习远方也确实很会送人情,花依珊家里的背景能耐,虽然远逊于吴瑕家,但在习远方董事长眼时,也非常值得卖人情的。
于是大笔一挥,拔了一亿的资金给花依珊拍电影。
一开始,投资方安排花依珊当“副导演”。这也是为了她和电影着想。一来花依珊没有导过大片的经验,当个“副导演”有利于在实践中学习进步。二来,虽然感觉电影剧本老得几乎要掉牙,但投资方仍未放弃把它弄到海外的知名电影节评个“金熊奖”之类大奖。
也不枉费了过亿的投资。
谁知花依珊背后的力量,不满足于此,宣布也投资这部电影五千万,算是“风险共担”吧。
但有一个要求:花依珊必须担当正导演。
习远方见对方执意如此,碍于情面,那就答应吧。
因为来之不易。花依珊对于自己靠家里关系争取来的这次“导演大片”的机会,非常珍视,企图要借此一鸣惊人。
在整个为期三个月的拍摄过程中,花依珊自我感觉还是挺不错,信心也变得十足起来。
但她的好心情,只持续到影片的后期剪辑完成时。
后期剪辑大约花费了半个月时间。
终于这一天,剪辑完成,花依珊便去看样片。
结果一看,看得她满肚子火。
是的!
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都是她亲手拍摄的。她都留有印象。
可为什么拍每个镜头的时候,她感觉那么美妙?演员拍出符合她要求的镜头之后,她多么的畅快!
然而当所有精心拍摄出来的镜头,剪辑成一部电影,花依珊从头到尾看完整个完整电影后,只感觉浓浓的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电影怎么看得人压抑而厌倦呢?
“压抑的情绪”或许是对的!本来就是苦情大片嘛,如此悲惨的故事还看得笑哈哈,那岂不是直接宣布你搞砸了!
但为什么还会厌倦不想看呢?
这种厌倦感,并非因为剧情压抑而产生,单纯因为剧情太过老套,不耐烦看了。
花依珊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中。
当初为何会一眼看中这种老掉牙的,了无新意的剧本呢?
花依珊认真回忆。
哦,或许当时有了家里人支持,她信心满怀;
但也由于家里人透.露,不管找不找得到大公司投资,家里投几千万给她拍电影的事已经确定下来,所以当时花依珊承受的压力,也真不小。
于是她在选择“剧本”之时,不知不觉,便过于刻意去参考这几年名气大的电影。
她浅薄的印象中,似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