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我给你写保证书(2/2)

里是渝州的母城,也是渝州的历史,渝州很多方面的浓缩。”

他的手指在渝中半岛上划过:“关于商圈,我就不掺合了,我说的是周边,沿江两岸,独特的人文景观,醒目的地理标记,全都在这里。

于其去搞高楼大厦,我到是更愿意把钱花在这里,恢复重建开发一些典型的地方。这里即是渝州的历史,也是渝州的象征,就这么没了现代化了太可惜了。”

张彦明在朝天门上重重的点了几下,想起来后来渝州很多的大工程大改造,古老的痕迹全部被人为抹除了,地还是那个地方,但已经没有了一丝一毫的历史记忆。

码头,老城,吊脚楼,青瓦白墙,都在高楼大厦玻璃幕强面前败退,烟消灰散。

包括这个时候已经建成的朝天门新码头,确实是比过去好看了,但也彻底抹除了原来的印迹,一丁点都不存在了。

等若干年后,人们心里就只剩下了现在的这个钢筋水泥造就物,再也记不起原来的大梯坎和吊脚楼,还有那些各色各样的小生意,密密麻麻的挑夫棒棒军。

有得必有失吧,虽然码头的改造是必然的,但也并不是不能保留一些历史印迹,哪里用得着这么彻底?

其实最关键的问题是,决策者都是外来者,对本土文化和历史并没有什么认同感,甚至都不知道不了解,自然也就不存在保护保留的想法。

这种现像放在全国都差不多。

很多方面,后面考虑起来,真的是太可惜了。连补救的余地都没有,很多东西消失了就是消失了,再也无处找寻。

“会不会和城市的发展之间产生什么矛盾?”大哥问二哥。

“不可能的事情。”张彦明直接接过话头:“发展的大方向统一,这种问题就不存在,新旧并不是不能共存,文化和发展也可以交融。

有了解放碑的全面现代化,高楼林立,难道就能影响这边的吊脚楼?还是人们看了吊脚楼就容不得高楼大厦?相融相接并没有那么难的。

反而我感觉这种即发展又保留才会让渝州突出出来,钢铁丛林里一片吊脚楼老城墙,历史遗迹里的高楼大厦,他们相互衬托相互映照。我感觉很美。”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所有的事情握在我们手里,但是不是多考虑一下,我们能把原来的东西给后人留下多少,而不是让一切断在我们手里。”

这话说实在的,有点重,不应该说出来,但张彦明感觉不说不痛快。别的也就不在乎了。

“你准备改造哪里?”

“渝州这样的地方不少,在保留原貌风格的基础上现代化,科技化的进行开发,即是景点又是商业街区,又是历史文化展示区。

都说哪里哪里历史丰厚文化悠长,用什么来证明?京城有皇宫和皇家园林,江南有水乡小镇,我想,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