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怀先浚仪(2/3)

怀先越过他,走向陆浚仪。

两位少年,相隔两拳之地。

“递炤关,潘怀先。”

“递炤关,陆浚仪。”

“恪守封少师教诲,愿为洞溪里循规蹈矩。”

两位少年异口同声道。

正因为循规蹈矩,两位少年尽请离各自师尊,而不是狐假虎威,在洞溪里耀武扬威。

异口同声,是默契使然。

陆浚仪率先提起话题,“我与你师尊,私自定下十年之约。”

潘怀先毫不惊讶,自信十足地接道,“十年百年,我潘怀先当登先。”

陆浚仪不争不抢,任凭他信誓旦旦。

潘怀先又一笑,“不过在此之前,我要先去找到浈阳峡张越岑,还了他的拳头。”

“逞强好胜,我陆浚仪不屑为之。”陆浚仪朗声笑道。

耿星河见他俩差不多说完,这才迎着他走近,好奇地问道,“你的师尊可曾留给你什么难题?”

陆浚仪爽快一笑,“师尊见我,心甚喜之,不曾像怀先师尊还有意考校。”

潘怀先瞪视他,也不反驳。

“你、他与我尽是洞溪人,更曾是学塾同窗,今后各奔东西,不妨比一比。”耿星河提议道。

潘怀先一口否决道,“我与浚仪不争虚名。”

陆浚仪亦点头承认道,“我与怀先只争先后。”

二人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耿星河顿觉无趣,双手抱着后脑勺,仰头望着旭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陆浚仪接道。

潘怀先本不愿附和,又见这二人齐齐凝视,遂开口哼道,“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弥天谈论降时彦,结社因缘背俗流。

此去定知诸念息,祇除魂梦到洞溪。”

三位少年欢声朗朗。

姜御景望着他们,凑近李成蹊问道,“怎么不见你也去吆喝?”

李成蹊甚为落寞地回道,“我不曾去过学塾。”

姜御景对他的落寞感同身受,大大咧咧地搂着他的肩头,“咱们不正好是难兄难弟,日后武有所成,再回头来学。”

李成蹊闻言,有所释然,“星河闲暇之余,常常会给我送些手抄本,所以我尽管不是他们的同窗,可他们的意思我都能懂。”

姜御景顽劣之余有侠义之风,更有好学之意,只不过是将之放在未来。

李成蹊求存之时亦心向学问。

立身之本,文武双全。

“那你可不厚道。”姜御景埋汰道。

“我可以借你几本书。”李成蹊大气地说道。

“你我兄弟,难道不该是送?”姜御景笑着说道。

“我的每本书都是从星河手头买来的,价值连城,可不能轻易送人。”

姜御景搂着他,眼神望着耿星河,言辞诚恳地说道,“我现在没钱,可你既然说了每一本都价值连城,待我日后力所能及,便以一城之价还你。”

李成蹊慎重其事地点头应允。

“小小年纪,本事不大,口气不小。”出身不俗的梁为之一声冷哼。

姜御景回首看着他,“连个兄弟都没有的人别说话。”

梁为之一气,“你放屁,我梁为之兄弟姐妹共计十二人。”

“那你娘可真能生。。。”姜御景特意拉长了语气,结果捱了偷笑的李成蹊一巴掌。

梁为之面红耳赤,努力辩解道,“有些是我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

姜御景还想逗弄他,却被李成蹊打断道,“梁为之,你别搭理御景。”

姜御景哈哈一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