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自食苦果(2/3)
了挑眉毛。董卫国一见是张朝璘给自己使眼色,赶快定睛看去。只见张朝璘又抖了抖鼻子,眼珠乱转,董卫国不觉心领神会,朝张朝璘点了点头,意思是: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董卫国赶忙上前说道:“几位大人,岂可如此?江西乃是朝廷的江西,岂可不战而走?”
听得董卫国这一句“岂可不战而走”的义正辞严,张朝璘当下欣慰无比。心道:只要提督董卫国不同意走,我再来一个“力劝”,很可能就把尚藩的人马留下,为朝廷保住江西。十几万人坚守城池不可能一触即溃,这又不是野战。况且,南昌城内米粮充足,又不缺水,贼兵能奈我何?
董卫国继续说道:“如果我们就这么走了,伪明的人马一定会认为我们怯懦,士兵也会因此而怯懦,以后再遇上贼兵怕是只有逃跑一途了。”
张朝璘道:“董提督所言极是。岂能如此便走?”
董卫国继续说道:“某以为应当打了再走!或可有个小胜,朝着贼兵没有反应过来便撤。”
“什么?”张朝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只听得董卫国继续说道:“我们应当留下一只人马在南昌防守,吸引贼兵,然后分两路出城,一路南下一路西进。以西进为主某以为颇为妥当,南下只是疑兵。”
董卫国说到这里,张朝璘的心中似乎有一万只毛茸茸地绵羊在泥泞的地面狂奔,溅起来的泥水蘸了一身,搞得全都黑乎乎的……
董卫国继续说道:“既然是要让贼兵拖长补给路线,然后湖广出兵侧击,那么就应当西进。守住瑞州、临江、袁州以为湖广之屏障,否则,贼兵趁势西进,湖广便被动了。守住这三府还可以成为湖广进兵江西,收复南昌的桥头堡……”
其实,董卫国认为张朝璘肯定是不想南下,到时候大军屯于赣州,北面是明军,南面是尚藩,哪里还会有好日子过?董卫国和张朝璘相处数年,隐隐感觉张朝璘有争霸天下的雄心,如此一来岂能辜负这份信任?献上良策,那便是西进,总好过去赣州当肉夹馍。
张朝璘没有等董卫国说完,赶快说道:“不可啊,不可啊!诸位,绝不可以放弃南昌。如今贼兵势大不假,可是我们也是有十几万人。为何不一战呢……”
张朝璘还没说完,金光说道:“贼兵气势汹汹而来,志在必得,况且还有大炮。我听说他们的那个火炮十分犀利,且有数百门之多。朝廷可好,把我们的铳炮都收了回去。一面有火炮,一面没火炮,这仗怎么打?
咱们十几万人,在南昌府的六个城池里面等着被轰吗?难不成还要北上争夺南康?你不要忘了,南康城就在鄱阳湖边上,如今贼兵水军已经占据了湖口,那船上全是火炮,轰击南康你受得了吗?水师抄了后路,更是难办。”
张朝璘顶了一句道:“路上可以争夺建昌。”
此时,建昌一名颇为时尚。江西南康府第二大城便名建昌城,是修水和潦河的交汇点,正在南昌之北。此外,江西南部还有建昌府,建昌城为其治所。四川地区也有一个建昌。
“争夺建昌?”尚之孝不屑地说道,“不要说贼兵火炮犀利,便是没有火炮,你那六万人马去争夺建昌去?能支持几个回合?到时候还得我们去救你吗?”
言外之意,你的六万新兵对上明军精锐那就是白给,如果守城可能还有胜算,但是如果争夺地方,怕是一触即溃。怎地?你想用我们的人马给你拼命?就算是守土有责,那是你的事,与我何干?
张朝璘听得尚之孝说辞顿时哑口无言。
“行了,行了,别吵了!”尚之信说道,“南昌是守不住的,这里距鄱阳湖太近,贼兵有水师优势,忽南忽北,忽东忽西,来去自如,我们撒开两条腿也追不上。诚如金先生所言,我们守住南昌府又如何?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