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枠七章 砂糖谋划(2/2)

,并称为“出岛砂糖”。在当时可是极珍贵的奢侈品。每年,许多的“出岛砂糖”经由大坂被送至江户城,做为和果子的原料以取悦大奥的女性们。当时日本砂糖价格昂贵,为荷兰东印度公司谋得莫大的利润,相对地日本的幕府却为“出岛砂糖”的大笔支出而伤神。在欧洲,砂糖是溶于红茶或咖啡;在日本,却是揉进和果子里。

所以说,砂糖是必须要搞的,师兄当年也和李存真说过这个事。甘蔗生长在热带地区较好,甘蔗得以长年收获。只要栽种时期得宜,可以长成高三到六米、粗二到五厘米的甘蔗,且一年皆可收获。收获时以手摘取下接近土壤的茎部,再以镰刀削去枝叶、并摘掉前端未成熟的部分,然后成堆捆绑即送往大农场的砂糖工厂。从甘蔗所榨取出的汁液,经过精制、浓缩、结晶化、分蜜、干燥、冷却的处理后,即能制造出砂糖。

不过收购后的甘蔗,其甜度会急速流失,必须掌握时机制造砂糖,遂需要大批的劳工协助加工处理。一座拥有一千名左右劳工的砂糖大农场,即能年产八十吨的砂糖。

砂糖革命催生了奴隶贸易。在1645年位于巴贝多的一个英国人的信件提到,购入的黑奴约一年半即可回本,黑奴无疑是致富的“金鸡蛋”。

黑奴收购价大概为二到三英镑,主要是从西非黑人部落酋长手中收购,运送到美洲就可以买到二十五到三十英镑,绝对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初期的二百多年时间里,经奴隶贸易从西非运往他处的奴隶总数将近两千万人,其中三分之一的黑奴是在1760到1810年的五十年间被运往他国的。十五万两千五百名黑奴被贩卖到巴贝多岛,六十六万两千四百黑奴被卖到牙买加。

李存真所处的十七世纪并不是黑奴贸易最为猖獗的时期,因为此时真正的“砂糖革命”还没有开始。此时,韩临东就看出了门道,确实让李存真佩服。

李存真认为如果自己不是来自后世,在十七世纪他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达到韩临东的见识的。不觉心中又有些嫉妒。但是,这嫉妒之心却一闪而过。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