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六章 科学之辩2(2/3)

呢?”

众人听罢,不少人缓缓点头。

韩东育继续说道:“无亮、无声、无味,这才是真实的世界。然而,我们人能明了这样的世界是个什么世界吗?不能。所以,我以为女娲娘娘大能无边,给我们按了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应对这个艰难的世界的。所以,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全是错的。你又如何说眼见为实?”

众人一时语塞。有人问:“韩兄说错误的才是科学这是怎么回事?”

韩东育继续说道:“若非科学,则不知其错,也不知道其对。也就是没办法严整。比如,我说这月亮上面有嫦娥,这是对的还是错的?”

“很多人都说有,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有人回答。

韩东育继续说道:“如果我们能到月亮上去看一看,不就知道有没有了吗?”

“可是,我们去不了。”

“去不去的了是一回事,能不能验证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凡是错误的才是科学,其实指的就是可验证性,特别是可证伪性,证明他是错的。车在地上走,舟在水上行,这都是人的发明。我听说,鲁班大师曾经发明了一种木鸟,在天上能飞三天三夜。须知道,现在我们还没有一个能飞的东西。安之鲁班不会再生?哪一天鲁班再生,造了飞天的木鸟,我们骑上飞到月亮上自然就知道有没有嫦娥仙子了。”

有人说道:“我还是不明白。”

郭联笑着说道:“韩兄弟所说既是能有可能验证的才是科学。其实也不非要错不可。”

韩东育一时语塞。

其实,李存真是教育学博士,而教育学本身就被大众所误解。教育学当中的教育和人们口语中的教育并不相同。而为了研究教育学,学科之间需要互相印证,所以李存真对于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都有所涉猎,最为钻研的当属哲学。《物理初步》上的不少观点是后世现代哲学的观点,所谓证伪主义科学论,其实是现代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论断,非常具有代表性。

然而,韩东育毕竟所处十七世纪,根本不可能用十七世纪的经验来解释二十世纪的哲学原理,故而被郭联一句话噎得辩驳不出。

郭联说道:“我们说女娲造人,佛家说梵天造人,西洋教说耶和华造人。我问你,可有验证之可能?”

众人纷纷说道:“不能,不能!”

“这便不是科学了!”郭联一句话,让众人“大彻大悟”。

郭联问道:“韩兄才思敏捷,智虑过人,这一次打比可是进士科?”

韩东育忙说道:“进士科非我所长,乃是科学科。”

众人看着韩东育世家子弟的打扮,以为是考的进士科,不想竟然是科学科,顿时产生鄙夷之色。

恰在此时,魏春城一瘸一拐地来了,他是来赴约的。韩东育约他一起去看布料,要把布料做成女装。恰在此时,小翠也来了。

韩东育看到之后,拱手与众人道别,和魏春城、小翠等一起离开了茶楼。

“那个瘸子好像是魏春城。”

“你怎么知道?”

“我怎么不知道?那魏瘸子正是我远方表亲黄表哥家的逃佃。”那群举子中有人说道,“那腿就是给东家打折的,欠了钱不还的东西。”

“呸,这种人居然也能科举?”

“你不知道,他参加的是行政科。和咱们完全不一样。”

“行政科还不是名额多吗?”有人一脸鄙夷说道,“中了也就是去村里当个什么村官。”

“就是,哪里能和咱们一样?咱们是进士,出来就去那科学院了。”

“可是,唉,进士科名额太少了。”

“名额少也不能丢了读书人的体统!你看看那个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