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进五章 前进(2/2)

兵营前排穿板式胸甲外面套着一层清军的军衣,使用一丈四尺长枪,第二排是八尺的镗钯、画戟或狼牙棒,第三排使用加厚加宽的马刀和短柄狼牙棒,后两排皆是锁子甲和棉甲,同排骑兵互相间只间隔三尺,旗队之间间隔两步,前后排相距七步。他们将担任摧破敌阵的主力。

双方都是优良的战马,别动队骑兵的战马大多是几次对清作战的缴获,但是最前面一排的阿拉伯战马则是此前在南洋时购买和劫掠所得。

阿拉伯马高大神骏,速度快,身体结实冲击力强。李存真上学时听师兄说,法国骑兵就是骑的阿拉伯马,因此对这种娇贵的动物情有独钟。这一战生死攸关,赵无极把老兵和阿拉伯马安排在了第一排。后面两排虽然都是蒙古马,但是却也都是良驹。这些马匹都感受到战场的氛围,性格暴烈的开始用前蹄刨地,并打着响鼻左右摇动脑袋,鼻子里面呼出厚重的粗气。

骑兵的三角红旗来到赵无极身边。赵无极从队列中冲了出来,举起自己手中的长枪,在三千人的队伍前来回奔跑,一边跑一边大喊:“汉家无畏的男儿们!报效国家的时候到了!为了我们的头发,我们的服色,为了祖宗,为了大明,为了元首!勇气!勇气!拿出男人的勇气来!”

赵无极高喊着,用自己的长枪轻轻拨动这前排每一个士兵的长矛,啪啦啪啦的响声似乎为士兵增添了勇气。

吕英杰、何天骄、关盛年也跟着大喊,转而关盛年大喊道:“男儿励志出乡关……”

在各级骑兵军官的鼓动下,这首李存真仿照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之一西乡隆盛的《无题》写成的《兴明抗清》被士兵一起朗诵了出来:

“男儿立志出乡关,不兴大明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士兵大声朗诵,声音响彻整个战场。马得功跟着一起朗诵,到埋骨何须桑梓地一句时,他突然热血上涌,激动万分。发自肺腑地大声朗诵道:“人生无处不青山!”

山字刚一结束,战场上突然鸦雀无声,死一样的沉寂,只有微风吹起的旗帜在来回跳动。

只听得赵无极大喊道:“司号员,吹前进号!全军前进!”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