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炮威(求票)(2/3)

要足够勇猛顽强,冷兵器也完全可以战胜先进的火药武器,这也是他们在征服中国的战争中得到的经验。岂不知这埋下了两百年后鸦片战争失败的种子。

十七世纪清军的战术其实是相当成功的。远了就用火炮轰击,近一些就用骑兵或者步兵使用弓箭攻击,弓箭射速高,能在短时间内打出较为密集的箭雨,起到杀伤敌兵扰乱敌兵阵型的目的。到了近前,敌兵其实已经丧失了很大一部分战斗力了,清军再使用长矛大刀砍杀,一般都会获得胜利。

所以,清军并不缺乏火炮。然而,十七世纪中期的清军火炮水平其实已经很落后了,大概只相当于欧洲十七世纪初期的样子,整整落后了半个世纪。

顺治十六年,清朝几乎打下整个中国。观音山之战后虏廷对绿营的猜忌之心也越来越重了。因此,收缴了绿营的火器,轻型火炮自然也在收缴的范围。清朝初期,尚可喜和耿仲明能够集中七十多门火炮攻打广州城,杀汉人七十多万。如今绿营和藩王汉军再也没有这个实力了。

后来,三藩之乱爆发,绿营重新配属了火器,但是八年之后,三藩之乱平定,火器再次被收缴。直到乌兰布统之战中准格尔狠狠教训了康熙,阵前打死国舅佟国纲这才让清朝对火器有了一点认识,组建汉兵火器营。

因此,如今的顺治十八年七月,清军的火炮主要集中在八旗手里。也就是佟佳氏三男控制的火器营。拥有大小轻重火炮七十多门,但是在淮安之战中损失了三十二门火炮,如今只剩下四十三门。鸟铳两三四百杆。

图海从鄂克济哈处得知明军其实前后总共就打出了十几发炮弹,判断明军的火炮不多。如果明军有大量火炮的话,第一次炮击不可能只有四发炮弹到阵中。他的盘算是,让清军的火炮部队首先打击坐天山下的夏景梅和武达摩阵,待到明军被清军的火器震慑之后,再让满汉蒙士卒发起进攻,定然能够一举破敌。

上午十一点半,清军将自己陈旧的火炮一尊一尊推到阵前。由于清军炮兵阵地距离比较远,所以清军认为明军的火炮没有威胁。此时的三佟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火炮的落后,把火炮威力和射程限制在自己知道的范围内。果然,在部署的过程中明军没有一颗炮弹打来。

保罗在千里镜中清楚地看着清军部署火炮,轻轻笑了两声,用西班牙语小声说道:“鞑靼人太过自信了。”

此时的保罗仍然保留着西班牙人传统的发式,留着传统的伊比利亚胡须,但是全身穿戴的是明军的军服,火红的披风格外显眼。头上却戴着西班牙式的偏帽。

保罗没有放下千里镜,只缓缓地说道:“快去将十二磅跑和十磅炮全都推过来,部署在十八磅旁。就按照我们平时训练的样子部署。十二磅跑立刻装填实心弹。十磅炮也是装填实心弹。吩咐下去,将连杆弹准备好。第一轮齐射之后依照我的命令装填连杆弹。再将其他火炮部署在两翼,小炮一律上散弹。记住,任何人不准把公爵大人的鹰扬炮带过来,不准露出来,知道吗?”

“是!”

清军紧张地部署火炮。明军也将火炮推到了阵地上。清军的士兵不慌不忙,而明军的火炮手却满头大汗,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保罗命令火炮战线需要在半个小时内部署好。这对于明军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因为明军的火炮实在太重。

明军的十二磅炮又叫“非标准长炮”,口径四点六英寸,炮长八点五英尺,然而有效射程只有六百码,也就是五百五十米。这样一门火炮重达三千磅,也就是两千七百多斤。需要四名壮汉推动。

而明军的十磅炮,则称为“半长炮”,口径四点二英寸,炮身长度和能打十二磅炮子的非标准长炮一样也是八点五英寸,有效射程能够达到八百五十码,也就是七百七十七米。这样一门大炮重三千四百磅,需要六名壮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