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战舰专家2(2/2)

的红夷炮安置在下层夹板,而数量均是八门。此船装备的火炮数与郑芝龙的战舰一致,均是二十四门。虽然还赶不上郑芝龙装备三十六门火炮的大战舰,但是在东亚国家里,此船可以算是最精良的战舰了。

这两艘船只在出港之后,便迎来了一次实战机会。在途中,他们与一艘郑氏战船不期而遇,看到郑氏战船后,两艘鸟船立刻向其开炮,一次炮击便将此郑氏船只击碎,船上百余名郑军全部随船沉入水中。

在这之后,为了攻打据守台湾的郑经,清廷福建总督姚启圣命福建各县备造鸟船。根据陈良弼的记载,这种鸟船与下海的商船类似,载员共三百人,这一点跟海盗刘香的大鸟船一样。除此之外,船上还设有“双战棚”、“两重炮位”,且“器其重大”装备十分精良。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二十日,清廷派使臣汪楫率使团出使琉球,这次出使,清廷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制造新的封舟,为了节省费用,转而从当时的水师战船中挑选,而这些战船正是姚启圣准备用来攻台的鸟船。汪楫在其《使琉球杂录》中详细记载了被挑选出来的鸟船:“船长十五丈有奇,阔二丈六尺,桅高十余丈,头桅踰其半……战台各翼以扶欄列炮十二。”

康熙二十三年,施琅率舰队分兵三路向澎湖本岛发起总攻。施琅以五十六艘大型的鸟船为主力,百余艘中型船只为策应,八十艘船只为后援,从正面直接进攻正在澎湖驻防的郑军舰队。双方的激战一直从早晨持续至下午,清军获得大胜。凭借五十六艘大鸟船,清军一举焚烧、击沉郑军鸟船、炮船、赶缯船、洋船等共一百五十九只,俘获鸟船二只,赶缯船八只,双篷艍二十五只。

澎湖海战过后,郑氏的舰队大部分被清军歼灭,其水师已经无法再与清廷抗衡,郑克塽被迫投降清廷。至此,明郑覆灭,依附郑家的明朝宗室们全部自杀成仁。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威胁即不存在,这些所费不赀的大型鸟船对清廷来说,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不久后,施琅便将此式战船全部拆改,自此之后鸟船便从清军水师的序列中消失无踪。因此当鸦片战争爆发时,清廷水师面对着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只能望洋兴叹了……

不过,这些都发生在原本的时空里。李存真既然已经占据了南京,自然就成为了金厦郑氏父子的天然屏障。满清肯定首先打击李存真,夺回南京,然后才能够对明郑动手。因此,澎湖之战怕是没有什么机会发生了。

李存真笑着说道:“皮埃尔先生果然了不起,只是凭借观察就能看出鸟船的缺陷来。既然这样,那要怎么样才能在海战当中获胜呢?”

皮埃尔说道:“在海战中怎么获胜那就要看将军们打算怎么指挥了。这就要看海战的具体战法了,船只的建造必须依据战法而来,当然,反过来说……也成立。

不过依我所见延平郡王的冲撞战术并不优异,大熕船和大战舰虽然是横翻欧式战舰,但是却是艏楼置炮,如此徒有虚名,外强中干,不堪大用。那种战术只是在对面火炮和自己相当的情况下使用或许管用,若是在外海,战船腾挪的空间足够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获得胜利的。”

“还请皮埃尔大师教我!”李存真谦虚地说道。

“不敢,不敢。我知道你们汉人谦虚,我也不是什么大师,我自然也得和你一样谦虚。”皮埃尔说出这样的话来,大家都是忍不住一阵大笑。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