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东育杏梅(2/2)

呢,有一百二十里,筑土堤四十里,共有十八门,应天府城还在前边。”

“这么大?”

“你以为呢?这可是当年太祖皇爷建都的地方,能差了吗?”、

两个人说着便往城里走去。自从李存真占据南京并大败李率泰之后,南京便宽松了许多。

此时已经不像清朝时候管理得那么严酷了。喀喀木甚至多次威胁南京市民,搞得南京人心惶惶。如今可是又太平又惬意。曲又唱起来了,街市也更加热闹了。清朝时甚至不允许三人同席吃酒。

由于开了科举,各地来赶考的举子络绎不绝,城门虽然增加了人手,但是对举子打扮的人只是稍加盘问便放入城中。

韩东育和陈杏梅两个便是举子打扮,因此守门的兵丁也没有过多盘问,便让两人入城。

进了城之后,小梅终于见识了南京的大气磅礴。一路上看花了眼。

两个走了不到四十分钟,小梅便又喊累,于是两个女孩子便雇马车,打算坐在马车里走。

“这是什么马车呀?这么奇怪?”小梅喊道。

车夫看了看小梅,心道:这是哪里来的土包子,居然连四轮马车都没见过?想必是从外地来的,也难怪,这新鲜东西出来也没几天。

当下说道:“相公,这叫做四轮马车。是国公爷发明的。”

“国公爷发明马车?哎呀,那不就跟轩辕皇帝似的?”

小梅的一句话让车夫不知道说什么好,毕竟大明正牌的皇帝现在在缅甸。可是,车夫也知道以后要当皇帝的十有八九就是这位元首海国公,因此也不好辩驳。嘴巴动了两次还是没说出一个字来。

韩东育却说道:“我这弟弟不懂事还望阁下不要见怪。”

“呃……嘿嘿……不见怪,不见怪。”车夫尴尬地笑了笑道,“这确实是国公爷的杰作。前面两个轱辘一体,后面则是以前的那种车厢,然后……公子请看……”车夫指着中间一个巨大的形似螺丝的东西说道,“然后再用这个大铁栓,把前后两部分栓起来,在上面稍微涂抹些油脂,转向的时候便听不见吱嘎声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