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北上涿州(2/3)

着诱人;无论从哪一路出兵,都称得上一场奇袭。

“诸位……”

赵瑗才刚刚开了个头,所有人的眼力便刷地凑集到了她的身上。赵构斜坐在案几旁用手支着脑袋,似笑非笑地看着她,眼中却有意无意地泄漏了一丝阴郁。此时已从枢密院副使转为正使的李纲缓缓站起,皱着眉,雪白的长须一抖一抖地:“你是……”

“不过军中一妇人耳。”不知是哪个忘八文官开端摇头晃脑地抖书袋。

赵瑗嗤嗤一声轻笑:“阁下这般先进为主,可是领军的大忌。”

那人刷地白了脸色,连连向赵构讨饶。这里在坐的固然大半都是文官,却是足以领导武将的文官。若是被扣上一个“领军大忌”的帽子,轻则罚俸重则丢官,可不是闹着玩的。

赵构略微抬了抬眼皮,压根儿没把那人放在心上,反倒转过火,温和地对赵瑗说道:“持续。”

赵瑗称了声谢,娓娓道来。

“诸位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难道不晓得,兵贵神速的道理么?固然从朔州出兵,的确称得上一招妙棋;可是,若要从朔州一路打到燕州……”

“小女娘又在胡说八道了。”还是刚才那位讨厌的文官在发话,“谁说我们要往打燕州?”

即便赵瑗耐性极好,此时也不免感到眼皮跳了两下,忽然特别想揪着那家伙的领口丢出往。可那家伙绯袍在身,官阶估计不低,断然丢不得。

她朝四周看了一圈,果然武官们都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在看着他。

燕州牢牢卡着山海关与古北口,是北大门最险要的一处关隘,易守难攻。若不是当初被石敬瑭割让给了契丹,金人哪有那么轻易南下?假如认真要给金人一场迎头痛击,奇袭燕州是最好的选择。

但燕州有一个要命的处所,就是与宋代国土并不交界。进进燕州的最快方法,就是出兵涿州。

“如今金人倾巢而出,分三路雄师南下,正是后方空虚的时候。此时奇袭,有事倍功半之效,此为其一;其二,燕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赵瑗用了最大的耐性和最浅易的语言,给那连纸上谈兵都不如的家伙临时上了一课。

随即,她话锋一转,持续说道:

“若是从朔州出兵,路线也实在太长。千里跋涉之后是否还有气力袭击燕州,谁也不能确定。所以我在想,能不能从涿州正面佯攻,为奇袭朔州的人马,争取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所有武将的眼睛齐刷刷亮了。

宗泽淡淡地“唔”了一声:“朔州应当让西军往打。可涿州……谁能担负起‘佯攻’之大任?”

武将们集体陷进了沉默。

全部大宋的部队系统,总共只有三支:为了抵抗西夏而设立的西军、拱卫京畿的京营,还有各路处所团练及厢军。可事实上,谁都厢军弱得不堪一击,只能委曲当民伕用用;京营里基础都是没见过血的新兵蛋子,嫩得很也矜贵的很。常年驻守边关的西军……

西军倒是能打,可兵分两路,合适吗?

赵瑗轻咳一声:“不妨让京营的人往。”

“京营?——你——”

“听我把话说完。”赵瑗好性格地说道,“一般说来,‘佯攻’,是为了什么?”

佯攻是为了什么?

没有人答复,赵瑗便自问自答了下往:“一是为了拖一些时间,二则是为了‘示弱’。”

若是拿最强的一支部队往“佯攻”,那不是恰好让对方摸了底细,逝世得透透的么!

“还有最后一条,那便是‘自保’。”

既然是佯攻,当然要输得越惨烈越好,兵.油子越多越好。像西军那种拼逝世力战、性格烦闷得像是无尽黑夜的老兵们,若是往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