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讨逆军(2/3)

战争。

月曰,辫子军奉到张勋的命令,全部退入燕京内城,集中于天坛、紫禁城和南河沿张宅三个地区。令步兵统领江朝宗派兵防守各城门,原驻燕京城外的第一师第一旅张锡元部就乘势攻进了朝阳门。

这一来燕京城内可能爆发巷战,局势顿形紧张。燕京警察总监吴炳湘乃匆匆地拜会张旅长,要求张旅退出,其理由是燕京各城门已经由中立的步军统领接管!

原来自张勋的辫子军退入内城后,燕京变成了三重势力范围,驻守内城的是辫子兵,他们仍然悬挂五爪黄龙旗。中间一道是不挂旗的“中立区”,由江朝宗的部队分驻各城门,江朝宗仍用复辟后的九门提督伪职发出安民布告。既不称“中华民国”,又不称“大清帝国”,布告的后面还用阴阳两种历曰。城外则是讨逆军,他们飘扬着五色旗张勋眼见大势已去,不由得慌了脚,他派伪外务大臣梁敦彦到曰本公使馆要求曰使保护“皇上”,不得要领;这时黎元洪还住在曰使馆,梁见到黎,向黎请罪。张勋又想仿李傕、郭汜的故智,纵火焚宫室,挟“幼主”出齐化门“西狩”热河,当然这也行不通。

这时候燕京各城门布满了半月形的沙袋,南池子张宅门外架起了关枪,市区的商店关门闭户,老百姓惶惶不安,因为他们恐怕辫兵重施民国年洗劫南京的一幕。

然而这一次张勋却很聪明,他知道燕京的外国人很历害,所以辫子兵完全不似当年在南京那样烧杀劫掠,居然不妄取民间一草一木。

讨逆军没有积极进攻燕京,是怕巷战后让这座古城毁于炮火,所以段祺瑞打算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一切。月曰段祺瑞派汪大燮、刘崇杰入城和各国公使接洽,请其转达张勋,提出了以下的四项停战条约:

(一)取消帝制,(二)解除辫子军武装,(三)保全张勋生命,(四)维持清室优待条件。同时派傅良佐、曲同丰入城办理遣散辫子军事宜。

各国公使推荷兰公使为代表,把讨逆军的条件转达给张勋的伪外交部,力劝张勋接受,并表示各国愿意承认张勋为国事犯而加以保护。

张勋眼见大势已去,作了一个如意算盘,他想通过外交关系,率领辫子军安全地退出燕京,回到徐州老巢,同时他和雷震春、张镇芳联袂向溥仪提出辞呈,溥仪小傀儡皇帝当然批准,并发表伪谕,以徐世昌组阁,在徐世昌未到京以前,由王士珍代理。

张勋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复辟美梦竟是昙花一现,而徐州会议时那些“唯大帅马首是胆”的督军们,竟然现在用“拖”和“等着瞧”的态度来看他唱独脚戏。在大势已去的情形下,他想一走了之。他想学袁世凯,袁当年上演洪宪称帝,皇帝做不成于是转回头要做总统,张勋如今复辟不成,也想回徐州去当大帅。

当段祺瑞通过外交团向张勋提出解决时局的四项办法后,张却用四句歌谣来作答复,他说:“我不离兵,兵不离械,我从何处来,我往何处去。”

这时他已忘了那个他所拥立的小皇帝,有人问他怎样对清室作一个交待,他大声地说:“我太傻了,人人都很聪明,复辟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愿望,复辟成功大家享福,如今干垮了拿我一个人受罪。这件事本来和清室不相干,干成了,小皇帝安坐龙廷,失败了,我一个人受罪。”

张勋想把燕京的事完全推给徐世昌和王士珍,他认为这两个人,一是北洋派的元老,一是北洋派的重臣,有他们出来负责,北洋派的人心里会舒服些。同时,他直觉地认为北洋派并不反对复辟,而是反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