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佳人的心意(1/3)

“小乔姑娘?”我不由一楞,说道:“原来你就是乔公的二女儿。”

冥冥中,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小乔这个名字,我似乎在什么地方听到过。

“是啊。”小乔说道:“刘皇叔见过我爹,还和他老人家聊了好多他最感兴趣的事情。说起来,还要谢谢刘皇叔。我爹自从富且贵之后,便很少何人如此愉快忘我地攀谈过了。我能看得出,他和刘皇叔聊天时,是很开心的。”

我听了笑着对小乔点了点头,说道:“小乔姑娘言重了。我能聆听令尊大人的教诲才算是三生有幸。乔公此人甚是有趣,也是百年不遇的得道之人。”

小乔嗤的一声笑了出来,说道:“刘皇叔心胸当真宽广。像我爹这样将一生的心血用来研究‘食’‘色’的人,也能看做得道之人。您不知道,东吴的那些大臣儒生们表面上对我爹恭恭敬敬的,其实背地里都在说他老人家的坏话。说他什么贪吃之辈,好色之徒。说正人君子羞于此等粗俗之人为伍。”

我听了不由大笑:“儒者,有君子儒者,有小人儒者。君子儒者千般模样,万般道行,一言难尽。小人儒者便只是小乔姑娘口中那些只会寻章摘句,指责是非的无用之人。殊不知天之明德只有一个,而通达天之明德的道路却何止千万条。弹琴有琴圣,作画有画圣,书法有书圣,剑法有剑圣。乔公乔国老,堪称‘食圣’。精研食色之道,而至于明德境之圣人也!寻常之辈只有瞻仰的分,哪里有羞于为伍的资格。”

小乔听了,笑得很是开心,叹道:“和您说话,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愉快。若是天下人人都像刘皇叔一般开明,那该多好。起先我也觉得爹爹,每天只是研究煮饭,和养女人好丢脸啊。不过现在,我明白,爹爹才是最聪明的人。自己知道自己的追求,哪里需要理会别人说些什么。”

她原本便有着国色天香的容颜,如今流露出会心的笑容,更是美不胜收。我望着眼前的景象不禁感到有些心旷神怡,天下间寻常女子鲜有人能似小乔一般的道行,乔国老育女之术,当真了得。能得此佳人者,实乃万世之福。“正是此理。”我赞叹道:“小乔姑娘道行非同小可。听说,您是精研琴道而至于明德境的人,若是能一赏姑娘的琴艺,实可大慰平生。”

小乔听了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刘皇叔当真神通广大,连小女子以这三尺琴格物致知的事情都知道。既然您如此看重,小乔岂能推辞。正好借着这忘忧阁里的茶香为尊驾抚琴一曲,权当一笑。”说罢,小乔站起身,朝方才她自己所坐的藤木圆桌旁走去。

我望着她的身影,不由陷入沉思,我是如何知道小乔以琴艺为物而格物致知的?真是奇怪,我以前在什么地方听到过小乔这个名字?

就在我发愣的时候,小乔已经从座位上拿出三尺长琴,回到了我的面前。她将桌上的茶杯拿到地上,将长琴小心翼翼地摆在桌上。

“小乔就为刘皇叔弹奏一曲,若是不如人意,还请海涵。”小乔笑着说。

说罢,她抬起头望了望远方,陷入须臾的沉思。茶坊里很静,只能听到微微的风声。纤纤素手,缓缓拨过琴弦,悦耳知音乍现,星星点点的乐声清脆而明亮,是位乐章前奏,一段简单明了的引子。

小乔秀美的面颊微微低着,恬静的神情很是迷人。在抚琴之时,可以透过她美丽的双眼看出她的心境。那是心神合一的境界,那是毫无杂念的演奏,小乔在奏乐之时仿佛与长琴合为一体。

乐曲由明了变得悠长,婉转的琴声引得飞鸟一个个落在茶坊的屋檐上,台阶边驻足聆听。忘忧阁内外再无鸡鸣犬吠之音,更无谈笑之语。茶客们如痴如醉地听着,端在手里的茶杯更是迟迟不敢放下,不知是沉醉在琴声之中,还是恐惧放下茶杯之时的声响会扰乱了如此妙曼的琴音。

小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