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改革“配资”(2/2)

融资制度,对出资方十分有利,对融资方风险极大。由于资产价格下跌,融资方被要求追加保证金或者强制平仓,而大多数融资者都无力追加保证金,尤其在市场暴跌阶段,更无力回天,因此,结果就是强制平仓。这种强制平仓,无疑会加剧市场的非理性下跌,使得资产更严重地脱离基本面,直到完全脱钩。这才是导致股灾的真正机理。要知道,以华尔街为代表的西方资本大鳄本身就是以剪羊毛著称的。某种意义上,他们所制定的规则是有利于他们在关键时刻收割羊毛的。这些大机构作为资本占有者,本身就是融资者的“对手盘”,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股灾”,收割全球资本。这也是为何成熟的西方资本市场,仍然每隔几年都会出现一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了。由于,这种杠杆融资的制度安排具有助涨助跌、加剧资本市场波动、随时随地剪羊毛的特征,理性的投资者避之唯恐不及。乐于使用杠杆的,要么是资本大鳄、大庄家,要么是极度投机者。这是典型的劣币驱良币,更加恶化了杠杆融资的投资者结构,反过来加剧市场的非理性波动,形成恶性循环。

梅豪韵认为,症结就在那条不负责任的平仓线。作为资金出借方,有责任严格审核融资方所抵押的证券资产的内在价值,有节制地确定融资额度。而收回资金,应该通过时间期限或者具有确定性的约定方式。而不能跟资产的市场价格挂钩,坚决杜绝越跌越卖。关于这个问题,他跟任震威和任国强都深入地交换过意见,不过仅仅获得了有限的支持。主要的障碍在于,融资协议是融资双方自愿协商达成的,外部力量不能强制干预,更何况,要强制干预这种世界通行的做法简直不可能实现。然而,在梅豪韵看来,正是因为资金出借方的绝对强势地位,才导致了不平等合约的产生。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改革自己能够控制的配资公司,把它作为一条鲶鱼,搅动这一池浑水。

更新最快 手机端::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