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2/4)
妥、值得我信任的人了,皇爷爷你尝尝这个,这点心是按照王祁送来的点心方子做的。”
上皇见到乖孙亲自拿起点心孝敬到了自个儿嘴边上,立刻就眉开眼笑了起来,也顾不得酸了,还是吃乖孙孝敬的点心比较重要。
见上皇成功的被自己转移了注意力,璟轩心里面暗笑,怪道都老孩儿呢,果然半点儿不错。不过上皇提到的军符和圣旨,那可要是皇帝有先见之明才对。当日余桦奉命带着大批暗卫护送太上皇来维扬,同时也把一面调动军队的军符和三张盖好了打印却仍然空白的圣旨交给了璟轩。
一则是皇帝担心上皇的安危,怕那些人狗急了跳墙铤而走险,有军符和圣旨在手,在关键的时候能够调动大军保护上皇。二则也是让璟轩便宜行事,以备不时之需。这次魏臻出面“剿匪”就把这两样给用上了。
偌大的山寨,想要包圆儿可不是魏臻带着一群暗卫就能完成的事儿,因而璟轩把这两样东西交给魏臻之后,魏臻便悄悄联系上了赵家,赵家可是皇帝的嫡系戎马世家,如今赵家大爷就在江南大营领军,见了魏臻后立刻便派出了擅长山林作战的人马悄悄逼近了五鹤岗。
而魏臻又在调查了山寨几个当家人后,锁定了三当家作为突破口,顺利的策反对方之后,来了个里应外合,这才不但保住了薛家父子毫发无伤,还把偌大的山寨给悄无声息的端了。
薛家派人寻回去的所谓的尸首,也不过是几个体型相似的山贼的遗体罢了,左右经过混战都看不出样貌来,自然也没有惹人的怀疑。这才使得魏臻十分顺利的带着几个重要人犯赶往京城。
魏臻可是把一步步计划都安排好了,他那边计划进行的顺利,璟轩这边才好给这群人煽风点火,看看这所谓的众生百态不是?事实证明,只要这火点得够旺,利益圈得够诱人,就不怕这些狐狸不露出尾巴,瞧瞧,不单单桓译上蹿下跳的,就连那北静王世子水溶都坐不住了不是?否则,姑苏的梁家哪儿来的胆量出手吞了薛家在姑苏的两间最值钱的铺子呢?
至于这两派人都有所忌惮的,则是薛家和王祁、镖局合作的商铺,不过他们不敢直接伸手轻举妄动,却透过将璟轩和金家视作洪水猛兽的薛太太的手好一通搅动,主家宁愿毁约赔偿也不愿意继续和王祁、金家合作,旁人除了暗地里琢磨琢磨内中的关键,明面上却是站得住脚的。
贪婪永无止境,更会让人失了谨慎,似乎是尝到了吞掉薛家铺子带来的好处,桓译和水溶一改最初心翼翼颇为谨慎的姿态,变得越发冒进了起来,江南地界薛家的产业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缩水了将近六成,除了金陵本土的产业还算齐全外,薛家在江南其余各地的产业可都是一滩浑水:有些是被二人通过各种手段直接买了下来改名换姓,有些则是还挂着薛家的名头,内里从掌柜到伙计可都不是对薛家忠心耿耿的那一批老人了。
薛太太可不是傻得,虽然平日里因着对璟轩、金家的偏见和对儿子的溺爱很是偏执,但大体上她还是个精明人,按理薛家产业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薛太太没理由察觉不出。
奈何她虽然察觉有异,但她身边如今可是被安插了不少耳目,往来的那些官宦人家的太太们也都得了上头的吩咐,话里话外一盆盆污水都泼往了璟轩、王祁和金家这些人的身上,偏薛太太就吃这一套,倒是不曾生疑。
其中董家最为无耻,为了在桓译面前争功抢脸面,也顾不得吃相难看,连儿女姻缘的事都当做砝码拿了出来,给薛太太灌了不少**汤。
“我瞧着姐姐家的宝儿是个好姑娘,年纪这般,行事却如此有度,端庄娴静,把多少大家闺秀都给比下去了!若是我那孽障是个有福的,能聘下宝儿做媳妇,那才是天大的好事呢!”这董夫人年纪轻轻,却十分能言善道,瞧着薛太太的脸色,笑吟吟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