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你明白这是为什么(2/4)
的心思,而并非是种种被模仿的趋势,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在那些还不曾被诟病的基础上,我们总是要学会了如何去面对,如何去理解。
生活这堂课是一个没有正确和标准答案的顽固性问题,生活中饱含的很多内容亦是如此,我们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来进行自我思维殿堂的模式,而并非需要别人的打扰或者一些纯粹是浪费时间的考量。
对于某些可以被踢出去的行为最好进行删除和筛选,将人生进行清澈化,难道不该是自己要去面对的事情么
不要觉得这个世界离开了什么人或者没有了自己就不会继续的运转下去,也不要觉得明天的太阳兴许就不会就此升起,也许最不想让自己感到失望的唯一方式就是不要抱有希望吧,但这样的选择一定是最具有轻松感的,不是么
至少在那些曾经有过设想的答案上,突然找出一个奇迹的话,那我们肯定能够寻找出另一个更接近完美和真实的自己。
还记得自己曾经第一次在教科书上学习到桃花源记的课文时,那个时候的自己也不过是十一二岁的年纪,我真的不明白当时那种感觉,为什么要将自己放在那样一个环境里
为什么陶渊明要去一个那样的隐蔽的地方将自己深深的藏起来,不想被外面的发现,也不想跟外面的人沟通,只想在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里生活着
我甚至还觉奇怪,既然这个世上有这样一个好的地方,那为什么不去告诉别人,也让别人来发现这样的好地方,而劲儿让大家一起去享受呢
如今我再回头去看当年自己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才觉得
哇,当时的自己真的太善良的,也真的太单纯了,我想到了要将美好的一面带给更多的人,却忘记了人性真实的最后是一种更可怖的毁灭,但是后来
我发现了
当我真正的从那些不美好,也不愉快的时光中,一个人走过来之后,我忽而发现,也真的想一辈子都待在一个角落里,安静的呼吸,甚至都不需要睁开眼睛来看看这个真实的社会,我只需要等着自己的呼吸何时会渐渐的平息,直到没有。
原来,我们都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甚至是一个无人的地方将自己的一切都隐藏起来,既然我们无法选择生命的开始和终结,那就让我们选择在这个社会上的某种生活方式吧。
还记得后来读到了一篇关于陶渊明喝酒的文章,我也是在读了后的很久才明白了这篇文章中所隐含的其它深刻涵义。
文章中说道,陶渊明没有什么别的嗜好,但惟独喜欢喝酒,就像是人总是有一个死穴而又格外的关注和在意这个方面的点一样,于是
陶渊明唯有在喝酒的事情上面有些放纵自己,在他做了一段时间的小官后,发现自己连这种底层的官僚制度都无法接受,没办法为了五斗米而放弃自己内心的良知,和为人的骨气,索性就辞官回家了,几片土地,几间茅屋,还有几个稚子孩童。
这样的情况放在现在来看,应该是一种被向往的生活了,没有城市里的喧闹,仿佛都只剩下了发呆的美好时光,可以种种树,看看书,晒晒太阳,或者寻找一条小溪,将自己完全的沉浸其中,又正如陶渊明自己所说的那一句。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即便是在劳作中也能体会出不一样的感情,这才是一个真正有思想的人应该去做的事情,无论你做着什么,也无论你经历了什么,但是思想却是唯一不可以就此被放弃的,那些看似只是一份维持正常生活的工作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甚至也无所谓是否存在着尊重的说法。
毕竟唯一可以尊重你自己的,也只有你自己而已呀。
就像是陶渊明真的很爱喝酒,当某些来拜访他,甚至想要让他出山的人前来的时候,也会送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