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尘埃落定 中(2/3)
不成?看看现在,小半都在生病,有几个都快死了!”
贺从龙咧嘴一笑,“你们南山堡的人真是好生不讲道理!非亲非故的交易,圣公……大当家手上若是没有筹码,焉知尔等会不会中断交易。”
“我还跟你们说,咱们手上还有数百人。不把价格提个五成,就看着他们统统病饿而死吧!本次交易还按以往的价格算。我脚下这艘船里有几千两黄金,足够赔偿缺额和买下你们的船了……”
贺从龙戳中了张永年二人的死穴。双方激烈地讨价还价,最后以贺从龙笑呵呵地接过八艘携带军械药品的船结束。
“都住嘴!娘的,竟然被摆了一道!”
剩下的两条船挤得满满当当。丁史航回头吼了数钱数得嘻嘻哈哈的南山堡船员一声,咬牙看着快速远去的贺从龙。
张永年和丁史航等人,交易得来的大匠名医,以及重要的书籍字画,都挤在所剩唯一的状况良好的一艘船上。
张永年走到船尾,拍几下额头说道:“袁东海真了不得,出海求生都有能人相助。贺从龙背后肯定有人出主意!”
“以后的交易,还是得让商人来主持啊。这个贺从龙笃定咱们不敢赌,捏准了东主大人看重工匠大夫的脾性,咱们只能吃下这个亏。”
“其实也没有吃亏。那些刀枪、盾牌、箭矢,一路带回去的花费,比核心作坊的报价都贵,就当是送给他们几船垃圾!”
东北方几十里外的海面,额头裹着布巾的沈寿从船舱里出来。
沈寿点点头,接过贺从龙手中半新不旧的点钢枪头,皱眉叹息道:“太可怕了。半新不旧的东西,嫌带回去麻烦,就直接半卖半送给咱们了。我的计策确实有用,但主要还是那两个年轻小子有魄力,但是尚显稚嫩,才被咱们捡了便宜。”
“沈大人是说,这种长得一模一样的纸甲、箭矢和刀枪,南山堡要多少有多少?!”贺从龙震惊地问道。
“大人这种称呼再也休提,咱们都是当家,没得惹上麻烦。李毅夫以开办作坊闻名大周,要多少有多少的东西肯定不止刀枪弓箭。张永年这样的小年轻居然不把纸甲放在眼里,南山堡又该藏着多少东西……”
海风已经变冷,贺从龙出了一身冷汗。
八月下旬过了一半的时候,李毅夫终于完成对秦岭新开垦田亩的初步巡视。
李毅夫治下的秦岭山民和秦岭土民,特别是坚定支持李毅夫、定居在三王寨-南山堡两侧山道-黑虎寨一线的核心人家,有钱之后都意识到一个令人心慌慌的难题:自产粮食太少!
直到七月份,公中才开始着手改造水田、开垦山田。当时南山堡的人家在江南大赚特赚,公中和永乐朝走私换来大量真金白银,从江南招募的种田好手也到了一批,时机刚刚好。
公中组织数百人手在秦岭东南麓试点,很快就明白了“农户没地为嘛不开垦,非要跑去当佃户”这种说法的可笑。因为即使做到了完全免税,鼓励农户开垦荒地,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干的,他们宁可去当佃户。
开垦田土,太费钱费力了:
锄头、铁锹、耕犁、粮种,都是小家小户很难承受的花费。
最好有大牲口。如果没有的话,开垦效率会下降大半。
刚开始的一两年,收成会很差,必须借钱才能生活下去……
加入实际条件,开垦田土的难度又要加高一个档次,因为士绅、地主和官吏不会眼睁睁看着。
由此可见,大周士大夫声称本朝“文治无双”,还是有强大依据的。因为大周从立国到现在,开垦了将近一万万亩土地。
具体到崇山峻岭、山险沟深的秦岭,开垦山田简直难于登天。张万里的头发白了大半,才利用南山堡的各项“奇技淫巧”,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