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挣扎(2/3)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

虽然表面上这是一场赔钱赚吆喝的生意,但这是老涵和小涵同志用了很长时间才讨论出来的最佳最快的资金转换方式。通过这种运作方式,可以争取两年左右的免费资金使用期限,而这一大批资金可在两年内再进行一次的轮回,就可能把前期套坑的资金给赚回来,甚至还会有相当的赢利,当然最差的结果也就是只轮回了部分资金,但也比一潭死水一样的眼睁睁地看着这批货逐渐变成电子垃圾要强的多!

赚钱有赚钱的理念,赔钱有赔钱的策略!只要不断的运作,生意就能盘活。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才是真正的生意人。

可在我们身边,真正能参透这玄机的又有几人?

经过这轮为期八天的促销,总结两处库存,还剩促销前的百分之十左右的量。老涵心里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不把虹桥镇的门市转租出去,只留在电信城的一个铺面来进行正常业务的运转,以及后期业务的流转。老涵休整了几天后,再次踏上了远去的火车,准备开辟新的阵地。

涵星仍然在学校继续他的学业。

经过这场生意上的震动,确实让涵星心理上有了太多的变化,特别是从何老师口中知道父亲曾经因此而抑郁住院的时候,涵星就动了退学来帮父亲打理生意走出困境的心思。

从某方面上讲,这是一种成熟,是对人生的一种较深层次的思考。

然而在何洁的百般劝说下,经过复杂的心理斗争,涵星最终决定先完成自己的学业,那怕先完成目前的高中学业呢,否则子也不好给家里人交待。应该说,这时的涵星甚至有为家长而上学的念头。

三百六十行,唯有读书高啊。

不过涵星同时也没有放松自身的锻炼,每逢一、三、五、日下午放学后都会独自到学校片外面的小树林里来把关家花拳研练一番。而在晚上则陪两位武术爱好者进行业务提升。

高原练得是家传的少林小红拳。据高原讲祖上曾是少林寺的出家弟子,当时还开宗立派呢。后来解放后曾经有人给国家领导人当过保镖,再后来就在一次特殊任务中牺牲了。

涵星对此深信不疑,因为涵星就曾在高原家看到过那一块份量很重勋章,以及那块布满沧桑历史的军属光荣的牌匾。

高原的父亲还在紫阳市北安区开着一家拳馆,听说以前曾鼎盛过一段时期,但现在被满街的道给抄了后路。现在这人,有谁还去甄别你是正宗不正宗,只要能够快速见效就行。最关键的是,人家的道还引入了考级体制,这样只要人特别是青少年一入行就有所追求,并且拿着这证书到一些名牌中学去就是特长生。

你正宗的少林拳又怎么样?你教得好不好用什么去评判?要不设个擂台来打一架?这肯定是不行的。还有一问题是中国武术讲究底蕴,那是需要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的啊!

快节奏的现代人哪有那个时间啊?

这样一对比,人家洋拳的优点就出来了。

不管怎么样,高原那比较纯正的小红拳肯定是真的。涵星在与高原对练的过程中就深刻地体会到高原的实力,只是实战经验还是有点贫乏。

而水新江则是典型的混混出身,实战经验是挺丰富的,但是缺乏系统的锻炼和理论指导。三人在一块,还真是天作之合。

不过还有个现实的问题是下了晚自习后去训练很明显会影响归寝纪律,这让年轻的班主任方老师颇有意见。好在水新江本身就是特长生,以体育加强训练为借口不断地对方老师进行软磨硬泡,才获得方老师的认可。

谁没年轻过?谁又没有过梦想?刚刚大学毕业的方老师自然很容易能够理解他们的思想。将来说不清还是升大学的一个好的渠道呢,有谁能说得准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