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禅让(含后记)(5/5)

入韩,三个月后,韩王投降,韩灭。

华夏历4年,由于之前西周君遣使指责赵国妄动兵戈,赵王风浪以王贲庄保义蒙恬蒙为将,领兵10万出兵洛阳,西周君和东周君相继被俘,周灭。

华夏历6年,经过了两年时间准备的赵国以廖立为主将,滕翼廉越为副将,领兵40万出济阳伐魏,兵围大梁半年,大梁城破,魏灭。期间王翦领兵20万出鲁地,直奔雎阳,费月余时间夺得旧宋之地,并大破楚国赶赴大梁的援魏军15万于雎阳城外。

华夏历7年,以项燕为首的滇军在风浪的指示下,集合巴蜀两郡及滇国兵马20万兵马对南方骆越用兵。虽然滇国士兵久居南方,熟悉山林瘴气,再加上滇国和巴蜀补给充足,但是项燕灭骆越也同样花费了近2年地时间,一举平定骆越,将华夏南方的领土延伸到了海南岛一带。

华夏历8年,赵国兵分三路,西路以赵括、庄保义蒙武为将,领兵30万出武关攻打楚国宛城;东路以王翦王贲为将,领兵20万出鲁地攻打楚国;而中路则是由廖立冯劫蒙恬为将,领兵30万南下鄞陈。一年之后,赵国三路大军兵围寿春,两个月之后,楚王宣布投降,楚令尹李园眼见城破,在心灰意冷之下,给风浪和妹妹李嫣嫣各留下了一封信之后,离去不知所踪。

华夏历10年,风浪迁都关中咸阳,将天下分成了三十六郡,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为日后华夏民族的文明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而在这同时,风浪接受了范增分封制度的建议,集权于关中朝廷,然后又将自己的几个儿子全都分封离开关中。

华夏历13年,经过了几年稳定之后,天下安定,国家强盛,风浪决定对南越和东南福建等地的闽越和鸥越用兵,于是起50万兵马,分别由王翦和廖立率领,分两路分别进攻鸥越和闽越。半年之后,鸥越和闽越被灭,赵军挺进南越,这时风浪派出郑国前赴岭南,在湘江和桂江支流漓江中间修筑了一条灵渠,经过了3年的时间,赵军一举平定百越民族,设郡据守,并从中原移居几十万人口前赴南方,与当地的百越民族杂居一处,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科学。

华夏历18年,匈奴犯境,王翦王贲父子协同蒙恬为副领兵30万出击,凭借着勇悍地大赵骑兵,大破匈奴于境外。同年,赵国大将蒙恬率轻骑深入,千里奔袭破敌,一举摧毁匈奴王廷,击杀匈奴单于和贵族近百名,一举将匈奴赶离了北方疆域,瓦解了困扰中原北疆多年地大敌。

华夏历20年,彻底解除了匈奴之患后,风浪由华夏学宫中挑选出热血之士,组建了一支探险队伍前赴西域,开通了闻名后世的丝绸之路,为将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地交流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华夏历21年,大将庄保义、蒙恬领军35万灭燕,并一举入侵朝鲜侯国,半年之后,整个朝鲜侯国半岛尽数纳入我华夏版图之内。同年,驻守朝鲜侯国的庄保义得风浪令,渡过大海去到了倭岛,遇到了岛上倭民的抵抗。而后庄保义对顽抗的倭民展开了铁血的屠杀,彻底奴役顽抗的倭民,之后几年内又将大批倭民奴役到中原,在举国各地广修驰道,并在北疆修筑长城以地域游牧民族,以及在中原开发运河水利,使得中华民族国力蒸蒸日上。

华夏历25年,风浪让王位让给继承人风清,而他自己则陪同爱妻过着神仙般的逍遥生活。

华夏历75年,风浪之孙风汀在位,整个华夏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风汀感到现在法制已经教之前为完善,国家也非常牢固,于是便按照风浪之前的指示,对全国诸位藩王实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了日渐强势的藩王势力,使华夏走向高度文明。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