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辽东(2/3)

她不记得自己是如何回到抱厦,更不记得自己是如何上了马车。

直到回到文府,整个人还于离状。

“重华,不要怕。”长主的声音言犹在耳,手背上的泪水还在隐隐灼烧她。

她觉得这一切都乱了。

以往的猜想不停地浮现在脑海中。

风重华坐在玫瑰椅上,阳光透过糊了松绿软烟罗的窗屉照进来,将她的面孔在幽暗的光线里染成一片漓。

……

仙上,风绍元正在向方义敬酒。

酒过三巡,风绍元终是吐露了心事。

“你说什么?你要去辽东宿边?”方义被他所说的话给震住了,不由放下手中的酒杯,皱起眉头,认真地劝他,“你可想清楚了?开弓没有回头箭,若是你真决定了,此生便无更改的机会。”

汉王世子本许了风绍元杭州县学谕的美差,可是万没想到,临到终了,风绍元却要求去辽东宿边。

“在军中冲杀疆场,抵外敌,凶险之不足为外人道也,你一个读书人,岂能去那虎之地?”方义摇了摇头,觉得有些看不透面前这个人了。去辽东就需要改成军户,一旦改成军户子孙后代们都是,生生世世没有了科举入朝的机会。

当风有声助永安帝开皇城,唯一的要求就是改户籍。由军户改成农户,可是没想到他的孙子,然又要改民入军。

风绍元苦笑,方义所说的这些话,他难道会不知道?在杭州做个谕是不错,可他也彻底的没了出头之日。

“我是安陆伯之后,陛下虽是褫了我家的爵位却没有褫了我尽忠报之心。”风绍元站了起来,面朝皇城方面深揖一礼,“与其在西湖边上不死不活隐忍度日,还不如去辽东与鞑靼拼个酣畅淋漓。”

风府自从遭了抄家的劫难后已大不如前,富贵也如空中阁,悬而又悬。

二叔现在是个罪官,他已经失了科举之。

在子监是再读几年书,又能怎样?还不如挣个军功回来,重现安陆伯府的荣光。

听了风绍元的话,方义徐徐喝一口酒,心中生了几分赞同。

难为这个风绍元看得透,竟是把利弊全都看到了。他若是真去了西子湖畔,将来也就是他一人过个好日子。若是去了北边,有了军功回来,说不得过几年又是一个新的安陆伯府。

陛下虽是忌惮勋贵,可是却极喜能拼杀的勋贵,也不吝啬奖赏。

就好像他家的世子爷一样,陛下明明忌惮他太过优秀,可是正因为这份优秀,令得陛下又想用他又想压制他。

用,是因为世子爷与皇家同出一源,行事必以皇家之利在先。压,亦是因为世子爷与皇家同出一源,怕他太过优秀,宫中的几位皇子不是他的对手……

忖已毕,方义放下了手中的酒杯,郑重道:“此事,我做不得主,你且静心候我消息吧。”

得了这句话,风绍元的一颗心放回肚中,一面笑着一面拱手告辞。

竟有了几分器宇轩昂的模样。

……

风绍元竟然要去辽东宿边。

消息传到文府,风重华不由震惊。

这个风绍元,倒还真是个人物。如果真去了辽东,依他的才学未必不能混出一番天地来。辽东兵丁多,读书人少,他这个读书种去了,那些小旗总旗还不得把他供起来?

等熬过几年,就凭他所学的学问,混个总旗绰绰有余。

看来他也明白了,他在子监读书是没有什么出了。子监学制四年,在低级学堂学时一年半,学业通过者升中级班,再过一年半,“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升入高级班,而后采用积分制,按月考试,一年积八分为及格,可以待补为官。

他在子监已超过四年,依旧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