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交流会开始(2/2)

“沈教授,观众席那边已经全部安排好了。”

“好,麻烦你了,余老师。”沈武寰点头应道,但转念一想后问道:“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余杰成当然知道沈武寰问的是什么,他马上说道:“两边的年轻人还比较拘谨。”

“行,我知道了,余老师等下也准备一下。”

“放心交给我吧。”余杰成拍着胸脯表示完全没问题。

和余杰成分开后,沈武寰走上舞台,舞台上摆放着一架钢琴和一张座椅,这是等下教学用的。

此时的台下,最前排坐着的是一众民乐大佬,这次的交流会主要是为了给这些本身固执,却愿意做出改变的人展示一些相关成果,如果这种成果打动了他们,那么整个业界都会呈现出一番新的气象。

同时,他们也是这次《梁祝》的参演人员,人数大约在60人左右,可谓是阵容豪华。

方大师对乐师使用的乐器也经过挑选,足以组成一个豪华的民乐团。

在民乐大佬后方坐着的就是这次交流会的主要成员了。

分属于民乐和西乐的中流砥柱。

虽不至于说是涵盖全国最优秀的音乐人才,但也是首都地界最为强大的阵容了。

交流会的次要目的是给这些年轻人树立一个“民乐也是音乐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也是因为当下的年轻人学民乐,一方面是家传,一方面是穷人家的孩子想从小学一门手艺。

这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家传的年轻人迫于压力学习民乐但看不到希望。

穷人家的孩子学艺有成但当他真正想大展宏图的时候,却发现民乐并不能给他带来有效的经济利益和名气。

所以一个全新的方向性指示就成了他们改变未来的第一步。

在这些年轻人的最后则是一众记者和以非官方身份前来见礼的人,这其中有沈武寰的亲友也有文化局的领导。

沈武寰看了看时间随即说道:“好的,感谢今天大家前来参加这次的交流会,在座的都是自己人也就不用说那些弯弯绕绕的东西,让我们直奔主题吧。”

“这次交流会的主题是促进民乐发展及民乐与西洋音乐技法上的融会贯通,乍听之下这种东西显得非常不合理,但我针对这个方式提出了一个新的标准,那就是‘民乐交响化’。”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