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1/3)
如果说是先皇韵事, 先皇因为谢元盛生母的身份不能将她们母子带进宫才交给谢家,那谢家不该如此轻怠谢元盛的。毕竟, 过去那些年里,先皇还在世,老太爷既然满心都是忠君思想,又怎么敢冒犯皇子?
这其中肯定还有故事,大太太和谢重华面面相觑, 彼此使了眼面色严肃的大老爷, 到底是不敢再追根问底了。
因为路上得知了这样惊天动地的事情,以致于江家之行都甚漫不经心。大太太有两年未见江老夫人了,赔罪道了不孝又与两位嫂嫂叙旧, 过程中显出疲惫, 江家念她舟车劳顿并未久留,因而早早回了谢宅。
进房后大太太伺候着丈夫宽衣, 两次欲言又止。
大老爷瞧在眼里,索性打定心思与她明说了:“秀娘,安素的事情……”
“我知道, 确实是牵连甚大,我不该当着昭昭的面试探您的。”这点觉悟,大太太还是有的。
大老爷其实并不是特别生气,说了便说了,都是自己妻女,关键是被诓得特别郁闷,到底不是心甘情愿坦白的时机。此刻见妻子反省, 心情转好些,遂应道:“罢了,今日安素来找我,这件事早晚重姐儿都会知道。”
“老爷不怪罪就好。”大太太将他的外袍挂在架子上,又亲自取帕子润湿了给他净面,宽解道:“昭昭长大了,懂分寸的。”
大老爷撩开些发,接过她的帕子擦了擦,就拉着妻子的手坐到了床边,缓声道:“这件事是迫不得已,父亲守护了半辈子,临终前才交代我。他一生没有愧对先皇的,但那道遗诏,他让我送到北地康王手中,我没有那样做。”
谢老太爷是唯先皇之命是从的,他生前便觉得当今的庆元帝并非名正言顺登基,而事实上就是谋权篡位的结果。毕竟先皇临终前几个月,都与他秘密商议废太子之事了,后来突然重病,禁宫里由裴家和萧家操纵,京城外又有路威将军帐下亲信领兵驻守,其实许多不可言的事情都能猜到。
那之后,先皇出殡,庆元帝登基,老太爷辞官,宁王病重被囚于王府,继而仓促娶妃冲喜,遭遇刺客,都不过是萧裴两家辅助宫里庆元帝和太后斩草除根的手段。
大老爷有多敬重老太爷,大太太是知晓的,闻言惊愕,又心疼他的自责内疚。遗诏的事情,她并不知情,但想到当初谢元盛回金陵后频繁冲撞老太爷,后来老太爷便病重,她终于问出了心中疑惑,“老爷,那老太爷的离世到底和他有没有关系?”
“说不上,父亲自己服的毒。”大老爷语气复杂,迎上妻子满是错愕的目光,苦笑道:“他不欲连累谢家,又想断了今上和太后的心思,是打算带着这个秘密去九泉下见先皇的。他如果在世,太后不会放过谢家的……”
“这是为何?老太爷所做,皆是受命于先皇,太后为何要怪谢家?”大太太不解,继而又问:“既然老太爷没交出遗诏,朝廷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父亲造了份假的遗诏,临去前当着安素的面烧了。”大老爷明言,见妻子愣怔的看着自己,复又说道:“真的遗诏,他提前交给了我,让我派人送去北地。”
“老爷没送?”
大老爷点头,“时隔数年,当初庆元帝还被禁在东宫时,父亲和宁王都没有办法让先皇的那份遗诏公告天下,如今朝堂稳固,还能再起什么风云?就算康王想以正统的身份扶持宁王,国之内乱对百姓又有什么好的?再者,宁王如今自己都东躲西藏、朝不保夕,就算得了康王庇护,又有几分成算,我不能让整个谢家冒这样的风险。”
大太太目露钦佩的望着丈夫,久不知言语。好半晌,她才开口,“那安素之前在金陵,就是为了替太后和皇上查这件事吗?”
“老太爷当着他的面去了,安素平时虽寡言少语,但父亲毕竟抚育了他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