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三策(上)(2/3)

不下,人心不稳,我希望各位明天就能够开仓售粮,尽快平易粮价,使邯郸城恢复稳定。”

卓东来道:“武安君请放心吧,稳定住邯郸城的局面。邯郸城的稳定,也是我们的责任,如果邯郸城乱了,对我们的生意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己经商量过了,这一次的三十万石粮食,其中分出一半来赈济灾民,另一半就在明天开铺出售,而且粮价统一定在一百二十钱,只收回成本,首先尽快把粮价平易下来,让邯郸恢复秩序。不过就是怕郭相国明天又会从中作梗。”

李牧道:“大家请放心吧,我李牧既然出面干涉了这件事情,就会一管到底,各位尽管开门营业,我看谁敢从中来捣闹。”

赵邺道:“武安君能够一管到底,我们都感激不尽,但这三十万石粮食只是第一批,第二批五十万石粮食,最多半个月之后,就会运到邯郸来,而且以后还会陆续有粮食从齐国运到赵国来,就怕郭相国这一次沒有得手,但对以后的各批粮食仍然进行扣押。”

李牧点了点头,道:“各位尽管放心,只要是有我李牧在,就决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如果郭开再敢扣押各位的粮食,我会再为各位夺回来。”

其实这五个商人都是赵国有数的大商家,每一个人的私人财富都可以达到万镒黄金以上,这五个人加起来控制了赵国六成以上的商业经营,对赵国的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三十万石粮食,对这五位商人来说,虽然不算是九牛一毛,就箅是全部供献出来,也对他们造成不了多少损失。

但这一次郭开公然破坏了商人与朝廷达成的协议,却是一个非常坏的先例,极大的侵犯了商人的利益,因此就算李牧不出面干涉,这五名商人也都打算釆取行动,用破坏赵国经济的手段,来向郭开进行报复,对赵国朝廷也是一个警告,不要以为商人是好欺负俪。

不过如果郭开铁了心不尊守协议,这五位商人也确实拿他没有办法,毕竟商人的势力再大,最终还是斗不过朝廷,就算是五个人联手可以对赵国的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但最多就是双方两败俱伤,因此不到万不得己,这五位商人也不想釆用这么极端的做法,毕竞商人都是希望能够和气生财。

而李牧出面干涉这件事情,也让他们避免了直接和郭开对抗,因此这五位商人都对李牧十分感谢。于是也一致做出这样的决定,表示对李牧的感谢,同时也是希望能够得到李牧继续出面保护。在得到了李牧的承诺之后,五位商人也都完全放心了,这才向李牧告辞,各自押送着自己的粮食,回自己家去,准备在明天开户营业。当然答应留下来赈济灾民的十五万石粮食,都留在李牧的府里。

等商人都离开之后,李牧才轻轻叹了一口气,让袁选将这批粮食带出城去,做为赈济灾民所用。然后才招集高原、李瑛鸿、赵轩、宁戚等众人商议,下一步的对策。

其实把粮食抢回来,做起来并不难,但做完之后怎样收场,可就不容易了,毕竟李牧的做法己经远远超出了臣孑的范围,就算是说成造反也不为过。当然事情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挽回的余地。只要赵王迁下一道诏书,把责任都推到郭开的身上,把扣押粮食的行为说成是郭开的个人行为,这样李牧的行动只能箅是有一些过头,但并不算什么大事。而且双方也有回旋的空间。

但这样一来,李牧和郭开就将不能两立,就意味着赵王迁必须在两人之间做出选择来,不过赵王迁的智商一直都是赵国最大的硬伤,因此也不能太指望赵王迁能做出什么明智的选择来。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瑛鸿、赵轩都有一些不知所措,因此都说不出什么,而高原当然有腹稿,只是在考虑怎么向李牧提出来,也暂时没有说话,一时大厅中也沉寂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宁戚才道:“大将军,依在下看来,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