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现丑(3/3)

种难堪事。

话都听不懂,这威风还向谁摆去,朱高煦甚至闹不清眼前这两个大胡子谁是沙哈鲁的人,谁是哈里苏丹的人。朱高煦脸腾地一下就红了,他脸红脖子粗地叫人把双方使节先安置下去,等两位外使一走,朱高煦便暴跳如雷,把吕震和孟浮生两位大臣骂了个狗血喷头,这才拂袖而去。

半天功夫,这个笑话就传遍了南京城。

帖木儿帝国的官方语言是突厥语,突厥语与蒙古语同属阿尔泰语系,他们有些词汇是一样的,但是远远达不到听得懂蒙古话就听得懂突厥语的地步。帖木儿帝国的民间语言主要是波斯语和阿拉伯语,这些语种地区目前都不是与大明交往频繁的地区,所以大明在这方面的语言人才极少。

大明从永乐五年才设立专门翻译外国语言和文字的四夷馆,迄今才不过五六年光景,因为很少有士子愿意从事这个行业,四夷馆面向四夷诸国分设的八个翻译馆中,人数最多的一馆才四个通译官,有的常年不见往来的国家更是只有教师一两人,连学生都没有。

大明现在自己培养的翻译人才极少,就算是面对鞑靼、女真、朝鲜、曰本、吕宋、安南……,这些交往密切的地区,主要的翻译人才也靠地方上向朝廷输送。

但是像今天这样的窘状其实是很难碰见的,因为出使国一方也备有通译,即便两国因为相距太远,不习彼此语言,他们的通译也懂得两国中间地区的第三方语言,可以以此作为交流平台,大明与帖木儿帝国的交流平台一直就是蒙古语。

但是无巧不巧的,帖木儿帝国的两支使节队伍在[***]停歇的时候大打出,死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他们的通译,而大明蒙古馆的两个通译只精通蒙古语,结果就造成了眼下这种难堪的局面。

莫愁湖,湖心岛,细雨蒙蒙,如诗如画。

夏浔披蓑衣、戴竹笠,坐于船头,拿着钓杆,对撑伞立于其后的徐姜道:“太子仁孝,一向关爱兄弟,咆孝大臣这种事,怎么可以向皇上告自家兄弟的状呢?咱们不用理会,自会有人来做这个恶人的。”

他提起钓杆,麻利地换了鱼饵,悠然一甩,鱼漂在涟漪不断的湖面上沉浮两下,定住了,夏浔悠然又道:“准备车,我要去请一个人。再给汉王上一剂眼药,就该咱登场了。”

诸位书友,今天七月二号,继续向您求保底月票,求今天的推荐票。推荐票每天投出来,系统在次曰凌晨零点都会再送给你的,你不投,次曰凌晨也会先清零,再送你当天的新推荐票。一直以为推荐票也是需要订阅、需要等一个月系统才给你的书友,跟大家一块儿投了吧^_^

哈哈!俺很多年不作梦了,可是昨夜居然做了个梦。

梦里边,一会儿是古代,一会儿是现代,飞天遁地啊,枪战谍战啊,斗智斗勇啊,折腾的好不热闹。梦到后来,咦?因为俺杰出的表现,竟然赢得了一位美人的心,就像007的常见结尾,她很含蓄地邀俺一块儿离开,好象是去一处很有古风的宾馆,的确很有古风,一串串的红灯笼啊。

俺心动啊、俺鸡动啊,正在心猿意马,俺突然想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今晚的更新怎么办?我要码字的啊,更新少了可怎生是好。好生纠结,俺正纠结着,突然一睁眼,醒了!

你说这要不醒,梦继续做下去,应该很香艳吧。

唉,纠结,继续纠结……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