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离开八角乡

‘玉’梅出嫁后,葛老爷子和群书在八角乡住了几天,要回南宁了。-

临走前,葛老爷子对群英说:“我觉得八角乡这里太山了,儿孙不好找吃,如果有机会,你带孩子们离开这里,到别处去谋生!”

群英点点头,说:“我也觉得是这样!”

罗韦德回到龙州,知道谭‘玉’梅嫁给**干部后,来到丽江边,扯着头发伤心狂叫。

张柳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群英拿家里养的两只‘鸡’送给张柳。

中秋节,杨家宝去金龙乡办事,‘玉’梅估计他可能赶不回龙州镇,于是回八角乡陪母亲过节。

‘玉’恩见大姐回家,忙去小水塘捞他养的鱼,叫母亲做鱼生片吃。

一家人正围坐在桌前准备吃团圆饭,只听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玉’梅听到马蹄声,对‘玉’恩说道:“可能是你姐夫赶来了!”

一家人‘乱’成一团,忙把鱼生片端到厨房,怕被杨家宝看见他们吃鱼生又说他们。杨家宝对他们喜欢吃鱼生很看不惯,讲了他们多次。

果然是杨家宝来了。群英把鱼生片用油煎得香香的,再把山黄皮剁碎撤在鱼上,重新端上桌。

吃饭时,杨家宝见妻子、小舅子、小姨子相互打眼‘色’,还偷偷地笑,有点莫名其妙。群英看在眼里,也忍不住想笑。

1953年,组织上调谭‘玉’梅到龙州镇供销社,和张柳一起工作。杨家宝分得的宿舍在原法国驻龙州领事馆内。

以前中国的老百姓哪能随便进入法国驻龙州领事馆,群英就是去送芭蕉给“白旗”,也只敢候在大‘门’外等。现在好了,她在这里,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每天吃过晚饭拿张躺椅坐在拱‘门’内的走廊里,看着孩子在樟树下转悠玩耍。

领事馆内有两幢长方形法式建筑,一楼地板是青石板的,二楼是木地板,层高有5米。

‘玉’恩还发现所有的‘门’窗都是两层,第一层是通风透气的百叶式,第二层是封闭的。他开心地笑道:“好哇,夏天开第一层,通风;冬天两层一起关,挡风,太舒服了!”

群英也觉得法国人很会设计房屋,住在里面真的太舒服了,舒服得她都不愿离开了。她暗暗做了个决定,不再回八角乡务农了,要带孩子们来龙州镇生活!

母亲的要求,‘玉’梅当然不会拒绝。杨家宝也没说什么就同意了,当初他娶‘玉’梅,条件之一是要照顾她的家庭。

组织上也同意了杨家宝的岳母带孩子跟他们一起生活的请求,多分了领事馆内一间房屋给他们。

群英要带孩子们离开八角乡到龙州镇生活的消息在村里传开,村里一些人骂她不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些老人说她带孩子离开土地,万一在外面‘混’不下去,回村都不会做农活了;一些人羡慕她能成街上人,不用再干农活了!

乡干部看在杨家宝是南下干部的份上,安排几个民兵来帮群英一家用马运行李到龙州镇。

群英和孩子们走到村口,还是有些恋恋不舍地回头再看一眼他们生活了多年的美丽村子。

群英对孩子们说:“我们离开这美丽村子是因为现在这里的生活太艰难了,如果有一天,你们有能力,尽可能回来帮助乡亲,让他们的生活过得好一点!”

‘玉’恩牢牢记住了母亲说的话。

小說网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