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郭嘉(2/4)

的?再者,朱广若是势大,最受威胁的,便是他。”

一直闷着的审配此时插了一句:“公路将军难道非得带兵入冀才算插手?他可以进兵徐州,亦可进而图谋扬州,甚至……”

袁绍见他欲言又止,鼓励道:“无妨,直说。”

“甚至可以趁许都空虚。”

此话一出,袁绍许攸都笑了。

许子远好一阵没收住,最后才有些接不上气似的说道:“正南先生,你是不了解公路。他这个人,干大事惜身,见小利忘命。我相信他有进攻徐州的胆量,毕竟徐州富庶嘛。但若说图谋许都,那绝不是他的风格。”

因为他与袁氏兄弟都是旧交,多年的小伙伴,听他这么说,审配也就不再多言了。郭嘉似乎还想说什么,许攸见状,直接抢过了话头:“主公,眼看着秋收将近,我军纵使按兵不动,该着急的,也是他朱广。”

袁绍听了这话,再不犹豫:“我意已决!既能缓图,便不必急切。士卒有何罪过?让他们白白送死?传我命令,明日起,全面围城,不许片甲出黎阳!”

商议已定,见时间也不早了,袁绍便叫散了,却单独留下了郭嘉。

许攸见状,心中也就难免有些吃味。倒不全是因为郭奉孝有才,而是他与袁绍多年的哥们,本是极亲近的……

“子远还有些事?”袁绍见他不走,遂问道。

“啊,没事,幕下告退。”

过郭嘉身前时,他稍稍停了停,后者仍旧满面春风,微微向他一俯首。

许攸一走,袁绍便招着手,示意郭嘉坐近些。

荀彧向他推荐这年轻人时,他其实不太重视。在许都时,郭嘉曾经建议他暂时不要轻易出兵。当时,他只当是郭嘉急于表现。但今日听他建言,方觉此子确有过人之处。难怪连荀彧这样的人都欣赏他。

一番鼓励后,袁绍问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若此番能攻灭朱广,三五年之内,天下或可太平?”

这明显有考验的意味,郭嘉也不怯场,直言不讳道:“恕幕下唐突,这不太可能。”

袁绍也没表现出意外,问道:“为何?”

“桓灵以来,天下纷扰,及至黄巾乱起,四海汹汹。这正是人心思变之时,纵使主公此番荡平河北,安知不会有张广刘广?别的不说,西凉有韩遂马腾,益州有刘焉,幽州有公孙瓒,并州还有王子师,再加上公路将军……”

袁绍嗯了一声:“你认为我应该怎么做?”

“稳固中原,各个击破。”

次日,袁军大举出动。当然不是攻城,而是动用各种手段,切断黎阳与外界的联系。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置拒马,挖限坑,在城郊遍布望楼,一来监视城中动静,二来严防有人越过防线。至于巡逻之类,那都根本不用说。

而这,正是高顺最担心的。袁绍若倾力来攻,他倒不怕,因为就算战死在黎阳又怎样?我必须让你付出惨重的代价,以减轻邺城将面临的压力。

而袁军只围不攻,则让他有力也无处使。他唯一能作的,就是开始实行食管制,但无论你如何节约,四个月的军粮,最多也就撑半年……

邺城

虽然袁军还没有兵临城下,但邺城已经开始限制出入了,各处城门都有士兵盘查。哪怕是在城郊,也时常可以看到巡逻队和骑兵的踪影。这一切就是在告诉你,没事少出城,甚至少出门。

上午的时候又开始下雨,朱广实在受够了他那破将军府,于是迁到冀州刺史衙门去办公了。

田丰的衙门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要知道最开始刺史根本就没有固定的治所。不过,至少这里不漏雨。

前堂上,你只要一进去就能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作“高压”。不是指台阶下面那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