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虚张声势(2/3)

势?”

“正是如此。”

齐士安手一抬:“容我琢磨琢磨。”

田丰也回过味来,面上沉重的神情稍稍舒缓,安静等着齐周琢磨个透。

好大一阵,骑都尉道:“这个不难。但倘若一两日后,淳于琼识破来攻,而将军未能赶回,如之奈何?”

赵云头一低:“那就只能让‘并州狼’上城当步军用,一直扛到将军返回为止。”

齐周田丰对视一眼,都感吃惊。哪怕田丰刚刚“入伙”不久,他也知道,“并州狼”这支精兵对将军来说意味着什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支赖以起家的队伍这么简单!

并州狼一千多人,大部分朱广都能叫得出姓名来。他还是白身时,这些云中小伙伴就追随他骑马游猎,纵横草原。南下剿贼、驰援范阳、镇压二张、远赴洛阳、西征董卓、北讨公孙,无役不与!

从个人情感上来说,哪怕将来朱三号令千军万马,但绝没有任何一支部队能够跟“并州狼”相提并论!

这样一支部队,用来守城?只想一想,都叫人痛心!

但战局至此,别无他法。邺城之于朱广,意义可以说是重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且不说什么战略意义了。

冀州军要尽速赶回邺城,就得抛弃一切,只带战马、装备、口粮。也就是说,一旦朱广回到邺城,就必须立即补充给养,否则一两天都撑不下去。

万一邺城丢了,他又赶了回来,大敌当前,请问他到哪去补给?

“没奈何,只能如此了。”良久,齐周叹道。

入夜,喧嚣呐喊虽已不再,但许都军营里仍旧灯火通明。一是为了显示自己兵力“雄厚”,二是严防敌军摸营。

坦白讲,淳于琼此番渡河,虽然进展较大,一天就拿下黎阳,甚至几乎要攻破邺城,但自身的损失也不小。

尤其是今天麴义被赵云一通追杀,折了数千人马,痛得淳于琼窝心。现在他手里能用的兵力只有一万四千余人。如果不是兖州军渡河在即,他几乎不得不考虑是否应该撤到黎阳去,一见苗头不对就立即南渡。

中军大帐外,上至淳于琼,下到高干,众武齐齐眺着邺城城头。在得到增援以后,邺城重整了防务,这从东北两面人影幢幢就可以看得出来。

良久,淳于琼使劲扯下几根胡须,一咬牙,折身退回了帐内。麾下武鱼贯而入,人人神情肃穆。

眼看城破在即却功败垂成,换作谁也欢喜不起来。

落座之后,这位袁绍麾下资历较老的平逆将军颇有些懊恼地问道:“都说说,怎么办?”

若是往常,只要他话音一落,小爷高干十有**第一个接口。可今天高元才不知是不是被赵云吓傻了,居然闭口不言。其他武也是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参军郭图,轻捋其须,双眼中映照着那跳动的火苗,好一阵才道:“现在虚实不明,在没弄清楚是否朱广主力回援之前,我建议还是不要轻举妄动。应该后撤以观其变。”

旁人虽没有说话,但从他们的神态中可以看得出来,对郭图此议还是默认附和的。

淳于琼扫了一圈,见无人有异议,心中更加窝火。但他不得不承认,郭公则之议确实稳妥。

正闷着,高干到底耐不住寂寞,又发话了:“倘若是朱广主力回援,那说不得,我军只能等充州军过河会师以后,与冀州军正面对决。朱广虽处‘四面楚歌’之境,但他的兵力其实不弱。天子移驾前,他就有马步军三万余人。此番他能回师救援,说明在幽州没有吃太大的亏,至少也跟公孙瓒打了一个旗鼓相当。我军不可大意!”

他今日让赵云迎头冲了一个七零八落,淳于琼本想借机教训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晚辈,可偏偏高元才的话在理,叫他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