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28/www.yaoyun.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28/www.yaoyun.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重生三国,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举成名天下知(2/3),新版笔趣阁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举成名天下知(2/3)

,以便团结各地势力,共举义旗。

就这么地,几天之内,汝阳县便出了十几个杂号将军和校尉。“八将军”毕竟是朝廷制度,袁隗还不敢做得太过火。

历史上,关东军阀联合讨董,最初响应的,只有十二路。剩下的各地官员,要么不表态,观望局势。要么暗地里与董卓或袁绍保持联系,资助军需。

原因就在于,那个时候,袁绍代表不了朝廷。他虽然自称“车骑将军”,其他人也被“假授官号”,但毕竟是“假授”,没得到朝廷认可。

但现在不同了,跑出来的不止袁绍,还有部分朝廷重臣。于是,豫州各郡太守明确表态,一致倒董!

一时之间,豫州沸腾!大族、豪强、士人、游侠奔走呼告,纷纷向袁氏靠拢,共赴国难!

看着力量一天天积聚,一天天壮大,袁绍雄心勃勃。从洛阳逃出来,尤其是被吕布击溃以后,他还有些沮丧。现在,他和他的小伙伴们一扫颓废,立誓消灭董卓,再造河山,也成全自己不世之功!

袁氏那座轩敞的祖宅,现在已经是豫州的中心。

进进出出的,全是达官显贵,一时英杰。

堂上,太傅袁隗高座,司徒司空以下,便是右将军袁绍,让人诧异的是,前城门校尉刘表刘景升居然也在。

眼下,他们正在讨论的是一篇檄,《讨董贼檄》,这篇章的作者,乃卢植与蔡邕。一个是海内宗,一个是当代名士,不用说,那自然是字字如金,字字如刀!

以至于李司空作为代表,试诵一遍之后,竟然泪流满面,久久不能自已。

袁绍目光闪烁,见前辈大臣们都感伤得紧,连叔父也频频拿衣角拭泪,终究按捺不住,朗声道:“汉室不幸,天子蒙尘!公等为国家重臣,怎作此小儿女姿态?哭?能哭倒董卓?”

此话一出,前辈们虽然觉得不妥,但人家现在是右将军,这里又是他的地盘,遂不便多说什么。

袁太傅长舒一口气,红着眼睛道:“发,发往各州,号召勤王。但愿,天佑炎汉,驱逐董贼。”

“本初,已经联络到的部队可曾集结完毕?几时兵发洛阳?”司徒黄琬问道。

“陈留太守张邈已经在路上,倒是东郡太守桥瑁还没有消息,骑都尉鲍信也回了信,表态倒董。他居然招募了步骑两万余人!只要他一到,勤王大军便可……”

话刚说到这里,便见一个人影闯入堂内。

众人疾视之,乃是又成“光杆司令”的前北军中侯,前西园校尉,何颙何伯求。

像这种高级官员的聚会,那是庄严肃穆的,更何况是在谈论国家的安危?何颙也是朝廷官员,怎么这么冒冒失失的?不懂事。

袁绍虽然跟他关系不错,此时也不禁怒道:“伯求何故失态?”

何颙那模样就好似被恶狗撵进来一般,气喘如牛,愣说不出一句整话来。众人问得急了,他才拼命调匀了呼吸,迸出一句:“有,东郡太守桥瑁的部将在,在此!”

众人这才发现,堂下还立着一个面生的人。

那人上得堂来,方行礼毕,还没来得及说话,袁绍已经问道:“桥太守何在?”

那人看他一眼,并不回答。

何颙见状,介绍道:“此乃右将军袁绍,堂上高座者,乃是袁太傅,此间俱是自洛阳而出的公卿大臣,你有话直说便是。”

那人听了这话,才道:“小人乃桥府君幕下……”

“没问你是谁,桥瑁呢?怎么还不到?”一个有着两撇顺溜胡须,满身贵气的男子不耐烦了。咦,这不是危难之时,撇下天子撒丫子逃跑的虎贲中郎将袁术么?

“桥府君已经引军北上了。”

北上?满座的人面面相觑,桥瑁是不是迷路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